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后肝功和血脂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癫痫(Epilepsy)是小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其发病率约0.4%~0.6%,其治疗依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故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虽有诸多优点,但是其肝脏毒性不容忽视,并且容易引起患儿肥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并且使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提高。国内外虽有诸多报道,但是多未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服用VPA的癫痫患儿肝功和血脂的变化的观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了解:1.患儿服用VPA后肝功指标的变化及其特征;2.患儿服用VPA后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的改变,推测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3.分析与患儿服用VPA后肝功和血脂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导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减少副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6年12月在齐鲁医院小儿内科门诊就诊的癫痫患儿54例为实验组,选择标准为①所有患儿均依据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会议制定的“小儿癫痫发作形式的分类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常规脑电图或动态脑电图确诊为癫痫,并准备应用VPA单药初治;②未曾使用过其它影响肝功和血脂的药物;③无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史;④自然摄食状态,对实验组患儿给予VPA10~40mg/kg.d,所有患儿依据年龄组0~3岁、3~8岁、8~13岁分为①②③组,每个年龄组患儿均给于3种不同剂量的VPA(Ⅰ:10~20mg/kg.d、Ⅱ:20~30mg/kg.d、Ⅲ:30~40mg/kg.d),形成9个处理组,每组6例。选择63例门诊查体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观察正常对照组患儿和实验组患儿在VPA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月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并分析其特征及其与患儿年龄、VPA剂量的关系。结果:1.服用VPA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BMI、ALT、AST、GGT、ALB、GLB、TG、TC、HDL-C和LDL-C水平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2.服用VPA治疗3个月前、后患儿自身对照,其BMI、ALT、AST、GGT、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统计学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ALB、GLB、TC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3.将服用VPA治疗3个月前、后患儿有变化的指标的差值(如:ΔALT=ALT_后-ALT_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不同年龄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不同(P<0.05),不同剂量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不同(P<0.05),小年龄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明显大于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患儿(P<0.05),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大剂量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明显大于中小剂量组(P<0.05),中小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年龄和剂量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不同年龄组患儿给于不同剂量其ALT、AST、GGT的变化不同(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剂量组ALT、AST、GGT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中小剂量组无明显变化趋势,随着剂量的增大,小年龄组ALT、AST、GGT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无明显变化趋势,大幅度的ALT、AST、GGT变化仅见于在小年龄组应用大剂量VPA的患儿,剂量对于ALT、AST、GGT变化的影响仅在小年龄组表现最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剂量对于ALT、AST、GGT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不同剂量组患儿LDL-C的变化不同,大剂量组患儿LDL-C的变化明显大于中小剂量组(P<0.05),中小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LDL-C的变化无显著不同(P>0.05),年龄和剂量因素之间无交互效应(P>0.05)。剂量对于LDL-C变化的影响也突出表现在小年龄组患儿中。不同剂量和不同年龄组患儿BMI、TG和HDL-C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4.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仅在小年龄组患儿ALT、AST、GGT、LDL-C的变化与VPA剂量存在直线回归关系(ΔALT:R~2=0.581;b=1.223,P<0.001;ΔAST:R~2=0.554;b=1.467,P<0.001;ΔGGT:R~2=0.575;b=1.222,P<0.001;ΔLDL-C:R~2=0.440;b=0.031,P<0.01),随着VPA剂量的加大,变化随之增加,在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的患儿中,ALT、AST、GGT、LDL-C的变化与VPA剂量无明显直线回归关系。结论:1.服用VPA3个月即可使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升高,并且使部分患儿出现肥胖,这种变化与患儿年龄和VPA剂量无关,在此期间适当控制饮食,可以有利于控制体重的增加。2.VPA在服用早期即可以明显的升高肝酶,其中以ALT、AST为著,肝酶指标的变化与患儿年龄和VPA剂量相关,年龄因素和剂量因素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年龄组患儿给予不同剂量VPA,肝酶的变化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大,剂量对于肝酶指标变化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剂量对于肝酶指标变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小年龄组患儿,其肝酶的变化与VPA剂量呈直线回归关系,随着VPA剂量的加大,肝酶指标的变化随之增加。肝酶的严重升高仅见于小年龄组服用大剂量的患儿,对于小年龄的患儿,要避免应用大剂量VPA。3.VPA服用早期即可以使血脂明显改变,推论可以由此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仅LDL-C的变化与VPA剂量相关。剂量对于LDL-C变化的影响也突出表现在小年龄组患儿中。在长期的服用VPA过程中,与监测肝功相比,长期监测血脂也同样是相当必要的。
其他文献
本文在电网电压平衡情况下,分别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三相坐标系、α-β坐标系、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并且推导出了三种坐标系下整流器直流侧电压、交流侧电流、电
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是确立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提出应急能力评价模型,构建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体系,为
随着高速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传统的印刷质量检测的方法由于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印刷质量检测任务。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印刷图像质量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发明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新型实用技术。在红外热波检测中,试件表面被脉冲闪光灯激励,同时使用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试件表面的温差,结
<正>药品说明书中"成份"项不仅是药物产生药效的物质基础,也与其是否产生毒副作用密切相关,是涉及用药安全的重要内容。2006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
一画面,是情节架构的基本单元。情节长度的含义也就是若干画面以一定方式的缀联和组合。因此,画面包容着诸多的情节因素,如人、景物、情境、细节等。这些因素对艺术画面提出
医疗告知义务作为患者知情权的实现基础,有其深厚的人身权理论渊源。医疗行为具有一定的侵害性,因此实施医疗行为应履行充分的告知义务,应经患者同意。本文从医疗告知义务的
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起着温煦推动作用,因此温补肾阳法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且
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渐形成,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起来,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本文对企业的固定资产问题做出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介绍了在MicroStation三维软件中直接利用现有地形图快速建立三维地面模型的方法,并以洋溪水利枢纽坝址地形为例,通过自编程序对数据处理后,生成能逼真地反映实际地形地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