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高值利用—有价元素溶出及沸石分子筛制备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发电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电力来源,粉煤灰作为燃煤发电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每年约有一亿吨未被有效利用,未利用的粉煤灰大量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巨大负担。山西平朔矿区煤中富含铝、锂、镓等有价元素,在燃煤过程中,有价元素发生二次富集赋存于粉煤灰中,因此,产量巨大的粉煤灰可视为铝、锂、镓等有价元素的潜在来源。粉煤灰中主要化学组成为Si O2、Al2O3,可以为合成沸石材料提供铝源和硅源。基于以上两点,本论文以平朔矿区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采用焙烧-酸浸法探讨粉煤灰中有价元素的浸出行为,并采用碱熔-水热法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材料,考查了合成沸石材料对废水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Na2CO3、K2CO3为烧结剂焙烧活化粉煤灰对粉煤灰物相转化具有促进作用,混合焙烧剂在950℃条件下对粉煤灰活化效果较好,焙烧产物表面光滑玻璃体遭到完全破坏,粉煤灰中原有附着于玻璃体表面的莫来石颗粒消失,出现团聚成簇现象,颗粒簇有孔状结构,蓬松度较大,主要晶相矿物为霞石(KNa3Al Si O4),有利于酸浸条件下有价元素的浸出。(2)选用盐酸为浸出剂,对焙烧产物进行酸浸实验,Na2CO3:K2CO3(质量比3:1)的混合焙烧剂焙烧产物在最佳酸浸条件下Al、Ga浸出率分别为66.4%、93.43%。同时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实验,考查酸浸温度、盐酸浓度、固液比和酸浸时间对Al、Ga浸出率的影响。酸浸温度与盐酸浓度对Al、Ga浸出率影响较大,固液比及酸浸时间对Al、Ga浸出率影响较小,在酸浸温度60℃、盐酸浓度3 mol/L、固液比1:10,酸浸时间2 h的条件下Al、Ga浸出效果较好。(3)采用碱熔-水热法,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合成沸石材料,硅铝比、晶化温度及晶化时间对沸石的合成种类、粒度、纯度影响较大,在硅铝比为1.5、晶化温度110℃、晶化时间14 h的条件下合成纯度较高的NaP1型沸石,NaP1型沸石在固定吸附剂投入量0.5 g/L、染料初始浓度100 mg/L、吸附时间40 min、吸附温度20℃的条件下对MB吸附效率最好,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此过程更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
其他文献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频现、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因此,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迫在眉睫。通过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合成环碳酸酯,不仅能降低二氧化碳含量,而且能创造经济价值,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该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相比于传统催化剂,新型聚合离子液体具有催化性能高、稳定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可回收性等优势。本论文通过简单的合成步骤开发出新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
学位
大别-苏鲁造山带居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广泛发育了不同时代的岩浆岩,记录了造山带岩石圈热力学演化和地球化学演化,包含着俯冲大陆地球动力学的重要信息,是研究中国东部构造演化的理想实验室。乳山地区位于苏鲁造山带北部,本文以乳山地区新元古代及中生代岩浆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及Lu-Hf同位素分析,系统解析乳山地区岩浆岩的成因机制和源区来源,揭示胶东半岛岩石圈演
学位
关键金属元素在军事技术和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煤中关键金属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环境污染,为国家战略资源稳定和可持续供应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以豫西登封煤田慧祥矿区二1煤为研究对象,运用煤田地质学、矿物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从煤质、煤岩、矿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方面对研究区煤样品的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地研究,取得的认识主要有:煤质和煤岩特征表明,研究区二1煤为低灰分、特
学位
大规模的采矿和铅锌矿石的冶炼过程导致残余重金属Zn的矿渣和飞灰广泛分布于矿区周围。这些高温含Zn化合物经过进一步风化后,释放出的大量Zn2+被地表径流或地下水搬运,进入土壤体系,危及生态系统和人类粮食安全。如何有效示踪Zn污染源和查明Zn在土壤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成为了科学工作者和公众关注的重点。相比于重金属浓度和物种形式等常用指标,重金属元素的同位素对地表过程的响应更灵敏。但应用同位素指标进行
学位
随着高精度分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C-ICP-MS的广泛应用,自然样品的金属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精确测定愈发成为可能。Ba同位素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稳定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中,比如示踪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的过程以及示踪大西洋深海混合海水的来源。学者们通过自然观测和实验测定均发现,自然界条件下的物理化学过程会产生显著的Ba同位素分馏,这对进一步拓展Ba同位素的应用是十分有利的
学位
论文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南部古近系花港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基础理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数据,分析西湖凹陷南部花港组岩石特征,划分沉积环境,建立沉积模式,识别关键层序界面,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单因素综合分析法,利用GIS空间插值,恢复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总结聚煤规律。在研究区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5种主要岩石类型;划分出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
学位
降水作为全球水汽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水文过程的基本驱动因子,在能量交换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获取准确的降水信息对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监测、流域水文模拟乃至全球尺度的气候水文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四种卫星降水产品(CMORPH、GSMa P、IMERG、TRMM),首先使用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偏差(BIAS)等精度评价指标从时间尺度(日、月、季)和空间尺
学位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是国内外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山东省滕南煤田山西组3号煤为研究对象,以煤地质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工业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衍射(XRD)和逐级化学提取(SCEP)等分
学位
研究高硫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对煤中硫的脱除及煤炭的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变质程度广西合山、陕西韩城、河南猪头沟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等研究手段,分析样品的沉积环境、成煤母质、高硫成因等地球化学特征。取得认识有:由煤质特征分析知广西合山4#煤、河南猪头沟1#煤的全硫含量为4.75-6.94%、4.97-10.02%,有机硫含量在全硫含
学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较大破坏,干旱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变化大,受区域气候影响,易出现干旱现象。尤其是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的河北省,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粮仓,资源性缺水现象严重,旱灾时常发生,因此对该区域进行系统的干旱监测,对于区域水资源配置和干旱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基于2001~2020年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