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新兴的认知叙事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文学文本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一种趋势。认知叙事学关注的是读者和作者认知层面的互动,关注“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如何对读者产生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新兴的认知叙事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文学文本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一种趋势。认知叙事学关注的是读者和作者认知层面的互动,关注“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如何对读者产生意义”这一问题。从格式塔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图式理论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语篇阅读过程中,读者只有将阅读材料与个人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联系起来,语篇阅读才能进行,语篇材料才有意义。然而,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会带来不同的叙述效果,而不同的叙事特征会预设不同的认知模式。《生死疲劳》中,交谈性视角、莫言视角以及动物视角的复合交迭构成整个故事。读者需要在似真似幻的情节中,不断更新认知框架,调整阅读位置,重建认知图式,以达到语篇的理解。本文运用Cook的图式理论及认知叙事学的相关知识,对比分析莫言《生死疲劳》中英文本叙事角度的异同。第一章概述了此研究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认知叙事学已在国内外获得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叙事本身就是读者构建和理解故事的心理活动。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认知叙事学的发展现状,四个研究模式,选取图式理论作为本文的研究理论,以及《生死疲劳》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笔者发现从认知叙事学的视角的对同一作品的两个不同语言版本的比较研究鲜有学者触及。第三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本文将采用图式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分析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对图式及图式理论的定义,图式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文章第四章运用图式理论分析《生死疲劳》中文文本的叙事角度,以及因叙事角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受述者的变化及读者认知模式的重建过程。第五章对比分析《生死疲劳》中文文本和葛浩文英译本叙事角度方面的异同,探讨葛浩文对《生死疲劳》叙事角度的翻译策略,以及背后折射出的中西方读者不同的认知过程。从而证实结论:认知过程就是读者和作者在认知层面不断互动的过程。由于社会文化差异,中西方读者的认知策略会有不同,译者需转换叙事角度,以达到文本在英语国家的最大接受程度。
其他文献
文章从中西方哲学的角度对于中西翻译理论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哲学趋向于直觉致思,而西方哲学趋向于分析致思。正是由于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使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
探讨输油管道建设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根据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结合石油管道事故所设定条件,按照风险最大化原则,采用“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模型
选用20%氰戊菊脂、90%敌百虫、80%敌敌畏等三种农药的不同浓度,对茶袋蛾、黑荆大造桥虫,柑桔长卷蛾等黑荆树主要害虫,以正交拉丁方设计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深度对防治效果有显
摘要:色彩词是从词义角度划分出来的词类,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现代汉语色彩词的定义,汉语基本的色彩词,色彩词的构成及语法功能,色彩词与修辞,色彩词与民族文化六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色彩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现代汉语色彩词的研究重点与不足。 关键词:现代汉语;色彩词;综述;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1-0012-0
语义韵研究是语料库语言学发展的产物,最近二十多年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语义韵也是研究词语行为的一个新方面。它在言语交际中无处不在,并在交际双方传达以及理解双
幽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着特殊的语用效果。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幽默进行了研究。Attardo的言语幽默概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多年来,中国混凝土从“能用”到“够用”,正在向“好用”的高质量目标迈进。盘点2018年中国混凝土产业,有进步、有发展、有困顿、有焦虑、有疑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出去。然而,在编辑和策划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当前,应着力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创新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全面推广。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现代转型;文化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幽默,作为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和一种有效的交流工具,被中外作家大量应用在其作品当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
研究过程中,笔者挑选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四个班级,分别使用《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FLCAS)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中的《学业成就归因问卷》稍加改编的两份问卷,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