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劣后债权是指在破产债权清偿顺序中,劣后于优先破产债权和普通破产债权受偿的债权;对于劣后债权的清偿能否做到公平合理意味着破产债权清偿能否做到圆满结束。劣后债权并不仅单指某一类债权,而是包含着各类不同性质的债权。关于应否在破产程序中对于劣后债权予以清偿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内容已经较为充足,本文便不再赘述。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清偿劣后债权时,有无必要对于劣后债权内部进行排序、以及如果有必要进行排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劣后债权是指在破产债权清偿顺序中,劣后于优先破产债权和普通破产债权受偿的债权;对于劣后债权的清偿能否做到公平合理意味着破产债权清偿能否做到圆满结束。劣后债权并不仅单指某一类债权,而是包含着各类不同性质的债权。关于应否在破产程序中对于劣后债权予以清偿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内容已经较为充足,本文便不再赘述。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清偿劣后债权时,有无必要对于劣后债权内部进行排序、以及如果有必要进行排序则应当按照何种排序标准进行适用。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劣后债权的可能类型与内部排序问题的提出。首先从相关规定、司法实践和比较法的角度分析概括出劣后债权包含的可能债权类型;然后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有无必要对于劣后债权进行内部排序、以及内部排序时应适用何种排序标准。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认为:一方面从《会议纪要》中体现出的立法趋势和比较法角度来看、另一方面从权利冲突现象背后的体现出的本质问题来看,确有必要对于劣后债权内部进行排序。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参照适用私法债权优先与补偿性债权优先的排序标准,因为这两项标准所代表的四种法律性质,可以涵盖各种类型的劣后债权。通过将该两项标准叠加适用,能够得出较为清晰、明确的劣后债权内部排序结论。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具体分析研究劣后债权内部排序的必要性。本文将从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从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看:劣后债权内部存在着较为复杂、丰富的债权样态,各类劣后债权所具有的法律性质皆不完全相同;因此也存在着较为复杂、亟待解决的权利冲突问题。从外部因素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具备着一定的劣后债权内部排序的立法基础,鉴于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裁判不一以及现实层面的其他需要,对于劣后债权进行内部排序具有相当强烈的必要性。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劣后债权内部排序的私法债权优先标准。首先,从概念定义层面看,公法债权与私法债权之间存在着较大不同,关于该两类债权之间排序的三种学说也各有其理。但是当聚焦到劣后债权内部排序的语境下时,鉴于劣后债权自身的特殊性质以及私主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等原因,还是应当遵循私法债权优先的排序标准。其次,在具体适用该标准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几项问题的解决:包括在公法债权内部行政债权应优先于刑事债权、相同顺位的劣后债权应按比例清偿、以及约定的劣后债权不得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此时,私法债权优先标准的具体适用结论才能够顺利得出。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劣后债权内部排序的补偿性债权优先标准。首先,补偿性债权与惩罚性债权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债权实现目的不同;出于保护全体债权人利益、满足债权设立的本源目的之角度进行考虑,应当在劣后债权内部,把补偿性债权置于惩罚性债权之前才更加公平合理。其次,在适用该标准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好部分兼具补偿性与惩罚性的劣后债权的拆分处理、并且要明确当私法债权优先与补偿性债权标准相互之间发生冲突时,应当以前种标准为更优先的结论后;最终得出适用补偿性债权优先标准后,具体的劣后债权内部排列顺序。
其他文献
仲裁中的调解作为一种复合式的纠纷解决方式已被我国《仲裁法》所确立,并强调了根据调解协议达成的仲裁调解书与仲裁裁决书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由此可见,仲裁调解制度在我国仲裁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仲裁特有的一项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仲裁案件通过调解的方式结案。但我国《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仲裁调解司法审查的有关内容规定得较为简陋且缺乏准确性,在实践中引发了诸多争议及法律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五大经济特区先后获得了中央授予的立法变通权,随后经济特区立法变通权得到我国《立法法》的确认。各经济特区运用立法变通权对不适应改革发展的上位法进行突破和改变,为经济特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创新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经济特区立法变通权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其功效的发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特区仍然需要运用立法变通权进行
风险社会背景下,传统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制呈现出局限性。以此为契机,刑事合规逐渐走入刑法学界的视野。刑事合规作为一个发源于美国的犯罪治理理念,已经在域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国化成果也颇丰。从国家的视角出发,刑事合规是保障企业守法的制度工具;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刑事合规是保障员工行为合法的组织措施。这概括了合规能够在刑事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在刑事实体法领域,合规逐渐与我国单位犯罪制度相联系,将合规作为单
信息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换句话来说,信息资源已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贡献了相当大的比重。个人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关键一环,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害在我们周围不断上演,这些不法行为形式多样,涉及到各个方面,从不同维度来逐渐侵蚀个人信息的安全。而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在社会危害性上已经愈发凸显,个人信息合法权益面临着强烈的冲击,该行为用社会“顽疾”形容也毫不夸张,探求法律规制路径,健全个
数据经济背景之下,数据作为新时代的“石油”,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商业价值越发突出,其中互联网平台所控制的用户数据更是备受关注。在用户数据法律属性及权益归属尚存争议下,跨平台获取用户数据产生的纠纷如何有效解决是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其开放性和时代性的优势成为规制平台间用户数据获取行为的最佳路径,但是该法在具体适用中也存在许多法律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用户数据获取行为的规
近年来,随着政府政策的推动以及疫情的催化,互联网医疗被广泛应用到居民生活健康中。互联网医疗作为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最新运用,代表了医疗健康领域全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医疗发展有利于解决异地就医困难、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困难。为了落实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对医疗卫生的现代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创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以期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根
我国在企业合规的试点工作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监督方面的问题,诸如第三方监管如何发挥实效、行政机关如何与检察机关形成合力、监督的流程是否应当拓宽、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发挥监督的主导作用等。我国理论界对合规监督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第三方监管与行刑衔接监管两方面,且都提出了一定的对应措施,在已有的试点基础上对合规监督框架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合规更易达成预期目标;国外已建立的暂缓不起诉制度中对于检察机关权力的限制也有
2021年1月22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作为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这一新增规定为突发事件应对中从快、从重打击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但是该条中关于突发事件中“依法从重处罚”的模糊立法,导致该处理原则没有具体的操作规则,新修改的行政处罚法也未设置“从重处
实践中,行政机关会根据需要任用不同类型的临时聘用人员参与行政执法。其中一些临聘人员受行政机关指示而为的执法行为,因侵犯了相对人权益而受到行政处罚,亦或是被相对人一纸诉状告上法庭,继而导致“临时工背锅”现象。而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对于该类案子的处理是十分混乱的。其症结在于,在法律规范和法学理论上,对于行政机关临聘人员之行为性质的认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依据现有的法律文本和理论,将其定性为个人行为,则
“通知删除”规则源于美国1998年发布的《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属于“避风港规则”的一部分,其立法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权利人快速解决侵权事件,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严格责任。在“通知删除”规则引入我国后,我国将“通知删除”规则适用范围进行扩张,使其成为可以适用于侵权领域的一般性规定。目前我国的“通知删除”规则在电子商务法的背景下已经衍变为以必要措施为核心的“通知-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