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祁连山北缘断裂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重要的主控边界断裂之一,自早古生代发育到逐渐形成,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直至全新世期间仍在持续活动。其活动速率具有较大争议,其活动特征(速率与历史)一直受到关注。目前关于北缘活动速率得到了两种不同的认识(高速率或低速率),两种速率反映了祁连山整体抬升模式与逐步拓展模式两种不同的隆升模式,指示了两种不同的地壳变形特征与地壳缩短速率的空间分配,因此解决该争议的一个关键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001)祁连山北缘断裂东段地貌面变形与逆冲系统运动学特征研究;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项目“碰撞以来古地理格局与构造地貌过程”(2019QZKK07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北缘断裂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重要的主控边界断裂之一,自早古生代发育到逐渐形成,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直至全新世期间仍在持续活动。其活动速率具有较大争议,其活动特征(速率与历史)一直受到关注。目前关于北缘活动速率得到了两种不同的认识(高速率或低速率),两种速率反映了祁连山整体抬升模式与逐步拓展模式两种不同的隆升模式,指示了两种不同的地壳变形特征与地壳缩短速率的空间分配,因此解决该争议的一个关键突破口是:作为主要边界断裂的祁连山北缘断裂变形是否吸收了祁连造山带绝大部分的缩短?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祁连山北缘断裂东段(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和皇城-塔儿庄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横穿两个断裂的杂木河阶地序列、分布及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其地表错断和相关褶皱变形特征。结合光释光与宇生核素暴露测年年代学结果对这两个逆冲断裂系统~116 ka以来的变形速率进行可靠的限定,探讨了杂木河阶地在区域逆冲断裂系统影响下的变形过程,对其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有以下几点:(1)建立杂木河下游可靠的河流阶地年代序列:通过野外考察,测量了杂木河出山口以下15公里共7级阶地的高程数据,以基座阶地为主。根据区域构造位置与阶地形态,划分为三个河段,总共测量了14个阶地横断面,测年结果显示,各阶地的年龄依次为:T2:~48 ka、T2a:~73 ka、T3:80-85 ka、T4:~116ka。(2)结合阶地变形特征与年代结果分析,获得区域逆冲断裂系统的运动学特征:皇城-塔儿庄断裂附近发育三角剪切断展褶皱,模拟得到~116 ka以来断层滑动速率为1.12±0.13 mm/a,缩短速率为1.01±0.12 mm/a;武威盆地南缘断裂下伏构造则表现为铲式逆断层,根据断裂几何模型计算得到其深部倾角为2.08±0.1°,~116 ka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与缩短速率分别为0.75±0.09 mm/a与0.68±0.07 mm/a。区域两条断裂根植于深部一断裂面上,最终计算得到深部断裂总的滑动速率为1.87±0.20 mm/a,缩短速率为1.69±0.19 mm/a。(3)结合区域其它地质与构造证据(包括长尺度证据),发现祁连山北缘断裂滑动速率自西向东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整体以~1.5 mm/a逆冲于河西走廊之上;其次祁连山总的地壳缩短速率是分散于各个断裂-褶皱系统中的,分配在北缘断裂带的缩短速率大致在1-2 mm/a之间,支持祁连造山带变形模式为整体抬升的模式。本文从断裂运动学角度,系统的对逆冲变形速率进行限定,对探索祁连造山带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间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加强,对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铁路网营业里程中单线铁路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单线铁路由于基础设施以及运输组织方式的原因,线路通过能力较低,大多数单线铁路都面临着运能与运输需求不匹配的局面,因此,单线铁路扩能研究也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近年来,有学者抛开以往修建双线、增加线路所、更换大功率机车及大型车辆、优化
公交可达性作为评价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公交的运行状况,衡量居民乘坐公交出行的便捷程度,揭示公交设施空间配置是否均衡,识别公交服务薄弱区域。因此,科学有效的公交可达性评价方法对优化公交系统设施配置,完善公交系统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公交可达性评价多在宏观层面,研究内容以公交网络可达性和公交站点可达性为主。本文以公交乘客为研究对象,研究从起点到终点的微观公交可达性。选取兰州市主
乘务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势下,科学高效的运输组织、合理优化的乘务计划变得愈加重要。乘务计划是在运行图、车底周转计划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为所有列车分配乘务人员,安排乘务人员的值乘任务与休息。由于乘务计划受实际情况影响较大,计划编制复杂规模较大,管理人员依靠人工编制的方案往往不够灵活不够优化,因此乘务计划的编制水平对于运营企业成本控制、运行
随着路网建设的完善,机动车的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也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阻碍。交通流理论作为刻画交通特性的重要基础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表明,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本文从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中的非对称特性入手,建立考虑非对称特性的跟驰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通过仿真探索微观驾驶行为和宏观交通流的内在联系。本文首先结合已有研究和实测车辆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同现有的交通服务设施矛盾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清洁和安全的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而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站停方案难以满足客流空间分布不均衡和长距离大客流的出行需求,为了提高城市轨道服务水平和减小乘客出行成本,开行快慢车停站方案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站站停方案所面临的问题,缓解乘客出行的压力,减小长距离乘客出行的时间费用成本。由于乘客出行选择
半干旱区植被动态对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交换有重要影响。近二十年中国通过土地利用管理引领全球植被变绿,其中森林与农田分别贡献了中国植被变绿的42%与32%。中国西北半干旱区植被是否存在类似的变化特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其中的作用如何?该区域植被动态受哪些因素驱动并有怎样的环境影响?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与半干旱区植被动态的相互作用,还可以为我国生态保护政策的
在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的有效推动下,汽车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车已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同时,未来高速公路系统将长期处于不同智慧等级道路并存、人工车辆和智能网联车混合行驶的复杂交通流状态。智能网联车的参与对减少交通拥堵、车辆碰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可行性评估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建立车辆具有编队行驶、跟驰换道行为特征的高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高海拔、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区。青藏高原气候持续变暖,引起多年冻土退化,表现为地表形变加剧、活动层变厚等,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设施等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开展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监测和活动层厚度反演研究为当地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传统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只能获得单点信息,且成本高。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可以从宏观、精细的角度获取形变信
为维持最优产量,化学氮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且用量持续增加。大量的氮肥投入和低效率的氮肥利用导致土壤氮素通过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以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对水和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农田是氧化亚氮(N2O)和氨气(NH3)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N2O作为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之一,还是破坏平流层臭氧的主要物质;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可与大气中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铵盐,从而造成颗粒物污染,导致局部雾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深入,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区域之间要素和资源的双向流动愈发频繁,由此对物流也产生了更多的需求。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复合型产业,融合了信息、仓储、运输、货代等产业,在吸纳就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中国省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空间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缺乏全面的认知。因此,对中国大陆31个省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