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无论是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还是政治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都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宣称自己已经解决了就业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西方女权主义者都对女性平等就业问题有所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性平等就业的论述主要穿插在妇女解放、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的论述当中;列宁、斯大林的论述主要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当中;而中国对于女性平等就业更是重视不够,且研究比较零碎;西方女权主义者,注重从性别的差别来研究女性问题,女性平等就业也是穿插在女权运动中的问题之一,比如就业权是第一次女权运动的焦点之一,而同工同酬则成为第二次女权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以完全就业为核心的就业政策,用行政手段将女性劳动力与男性一样按计划配置到各个经济领域。表面看起来我国建国初期实现了充分就业,但实质上是将就业问题隐性化了。这种忽视男女生理差异,片面追求机械的男女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不仅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妇女劳动力的持久保护,更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就业问题仍然是中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城镇女性平等就业问题。在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受社会观念、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女性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论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讨,其内在逻辑为,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城镇女性平等就业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女性平等就业理论综述,总结了社会主义女性平等就业理论和女权主义关于女性平等就业的理论,对理论进行归纳总结,不但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同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理论进行梳理,也有利于理论的完善;第三部分,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女性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日照市城镇女性就业状况调查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找出我国城镇女性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在前面几部分论述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国家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城镇女性平等就业的对策,最后论述实现城镇女性平等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紧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城镇女性平等就业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女性平等就业研究。在就业状况不断恶化的今天,研究城镇女性平等就业,不但有利于城镇女性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