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o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原因,低灌注栓子清除率下降是其引起发病的主要机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颅内出血是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极高致死率,制约着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所以研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三所医院接受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更有效的早期识别症状性颅内出血高危患者,降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0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9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11月~2019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个中心接受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是否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症状性颅内出血组和非症状性颅内出血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定义为突发剧烈头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或者意识水平快速下降、肢体抽搐、活动障碍、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体征,并经头颅CT证实的同侧(经支架治疗的动脉)脑实质点状或团状高密度影,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收集患者病史、脑供血动脉狭窄部位、动脉狭窄程度、侧枝循环、血管路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共收集连续性病例897例(西京医院神经内科647例,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例,汉中市中心医院49例),其中不符合纳入标准32例,排除76例。共789例患者纳入研究,共接受874例次支架成形术。其中男性731(83.6%),女性143(16.4%),年龄中位数64(IQR:58~70)岁。院内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28例,出血率3.2%。789例患者中,同时接受三支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7例,同时接受两支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68例,同时接受串联性狭窄支架成形术3例。(1)28例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中,脑干出血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同侧大脑半球脑叶出血7例、大脑半球脑叶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1例、同侧大脑半球出血破入脑室8例、小脑半球出血1例;出血时间中位数(M)为2d,最早发生于术后1天,最晚发生于术后14天。(2)13例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死亡,死亡率46.4%,中位生存时间为3天;幸存的症状性颅内患者中,2例遗留肢体偏瘫,1例遗留硬膜下积液,1例遗留共济失调,11例恢复良好。(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与下列因素有关:大动脉炎性血管狭窄病变、颅内段动脉狭窄、前循环动脉狭窄、极重度狭窄(90%)、有软脑膜侧枝形成(Ⅲ型)、手术持续时间延长(≥90min)及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术后血压≥140/90mm Hg),与性别、年龄、民族、合并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近三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近三月脑卒中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术前术后即刻血压、术者学习曲线及麻醉方式无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软脑膜侧枝形成(Ⅲ型)(OR=9.449;95%CI:3.672~24.316,P<0.001)、极重度狭窄(≥90%)(OR=3.124;95%CI:1.250~7.805,P=0.015)、颅内段动脉狭窄(OR=4.064;95%CI:1.473~11.213,P=0.007)、前循环动脉狭窄(OR=3.061;95%CI:1.158~8.096,P=0.024)、手术持续时间超过90分钟(OR=3.438;95%CI:1.410~8.385,P=0.007)、术后血压控制不佳(OR=4.639;95%CI:1.892~11.377,P=0.001)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5)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9.449X1+3.124X2+4.064X3+3.061X4+3.438X5+4.639X6-6.665)、神经网络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89~0.931)、0.868(95%CI:0.802~0.933)。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但致死率高。有软脑膜侧枝形成(Ⅲ型)、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术后血压≥140/90mm Hg)、颅内段动脉狭窄、手术时间超过≥90min、前循环动脉狭窄、极重度狭窄(≥90%)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发生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一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然而,传统的治疗方式(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并不能同时兼顾有效性和风险性。微创介入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既避免了开刀手术存在的风险及并发症,又有效地缓解了症状,因此微创介入治疗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臭氧盘内减压术是一种通过直接在突出的髓核部位注射臭氧来
学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颌系统第四大常见疾病,其重症表现形式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软骨退变是TMJOA早期最典型的病理特征之一,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软骨细胞作为软骨内唯一的细胞类型,其异常死亡是TMJOA软骨退变的核心事件。与凋亡和自噬相比
学位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镜辅助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微创手术(MIS-TLIF)与Loupe辅助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LDD),探讨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2年随访资料的7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其中40例行Loupe辅助的MIS-TLIF为对照组,33例行显微镜辅助MIS-TLIF为观察组。两
学位
研究背景脓毒症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是临床脓毒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与预后不良和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约50%的脓毒症患者表现出心肌功能障碍。至今,由于SIM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治疗依然以支持疗法为主,即缺乏可以逆转SIMD的治疗药物。为此,研发高效低毒防治SIMD的创新药具有重要意义。自
学位
【研究背景】在患者口内直接粘接(Direct Bonding,DB)托槽,对托槽定位的准确度依赖于医师的临床经验,很难对托槽的位置进行客观的测量定位。为降低对托槽定位的难度,提高托槽粘接的准确度,Silverman发明了间接粘接技术(Indirect Bonding,IDB)[1],其先在患者工作模型上定位托槽,完成托槽的定位后,制作相应的转移托盘,通过托盘将托槽转移至患者口内。根据定位托槽的工作
学位
研究背景: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更为常见
学位
【背景】随着我军实战化训练强度、难度不断增大,官兵在执行跳伞着陆、急行军奔袭等任务中,关节软骨常常受到过量的压力,导致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高发,已经成为平战时官兵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是军事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同时,OA也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文献报道,60岁以上老人罹患率超过10%,临床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已经成为世界首位致残性疾病。由此,急需研发OA的针
学位
正畸治疗结束时的关节位置是正畸中重要且具有争议的问题,与正畸治疗标准联系密切。Dr.Angle提出的安氏分类法,不仅是错(牙合)畸形的分类标准,也是第一个正畸治疗结束的标准。Dr.Andrews提出的正畸治疗“六要素”,对正畸治疗标准做了具体的要求。以上标准均是咬合的静态标准,未对关节情况加以关注。Dr.Roth提出功能(牙合)的治疗标准,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牙齿与关节联系起来,构建了正畸与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会导致认知缺陷,表现为注意力、决策、学习和各种类型的记忆受损。SD与众多神经和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因此,探究SD如何损害认知功能,寻找预防或治疗认知障碍的药物靶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研究表明,SD降低学习记忆中枢海马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合成、损害海马神经发生,最终影响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功能。此外
学位
背景:高胆红素血症是心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中接受了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患者术后高胆红素血症更为常见,这可能与CPB心脏手术过程中的溶血、肝脏低灌注、炎症及氧化应激等有关。由于高胆红素血症的定义以及研究对象的差异,既往文献报道的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约20%-50%。既往研究中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存在争议。一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