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收支评估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长白山区域三种主要林地(白桦林、山杨林和阔叶红松林)和白桦不同龄级(19a、32a、48a和56a)土壤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对阔叶红松林长期控水施氮样地和杨桦林长期施氮样地温室气体通量、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野外观测,探讨了不同森林林型和白桦不同龄级间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差异,及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施氮处理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室内培养和野外观测均显示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林土壤为CO2和N2O的排放源和CH4的吸收汇。
(2)随白桦龄级增长CO2排放速率整体有下降的趋势,CH4吸收速率先随白桦龄级增长而增加,成熟林有最大吸收速率,而过熟林CH4吸收速率下降。白桦幼龄林有较大的N2O排放速率,中龄林到过熟林过程,N2O排放速率呈上升趋势。
(3)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林土壤CO2和N2O通量与土壤温度都有极显著正相关性,CH4和N2O通量与土壤湿度都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而CH4与土壤温度,CO2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
(4)低施氮量促进土壤CO2排放,而高施氮量抑制CO2排放;施氮抑制CH4吸收;施氮促进N2O排放。
(5)阔叶红松林减少30%降水处理促进了CO2排放和CH4吸收,抑制N2O排放,其中,对CO2的促进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