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6年来收治的22例颌骨中心性腺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相关因素,为此类少见疾病提供临床和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对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进行探索。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1980-2006年间收治的22例颌骨中心性腺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22例颌骨中心性腺源性肿瘤患者中,平均年龄46.5±14.27岁(19~74岁),中位数年龄47.5岁。29~59岁之间病例占68.2%。男性:女性为1:2.14.。22例中9例肿瘤发生于上颌骨,13例肿瘤发生于下颌骨。其中下颌骨前分,下颌骨后分,下颌角及升支区分别占所有病例的9.1%,22.7%,27.3%。本组22例颌骨中心性腺源性肿瘤病例均为恶性。其中最多见类型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占10例(45.5%);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3例(13.6%);透明细胞癌1例(4.5%),肌上皮癌2例(9.1%),上皮-肌上皮癌1例(4.5%),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例(4.5%),乳头状囊腺癌1例(4.5%),腺癌2例(9.1%);淋巴上皮癌1例(4.5%)。临床表现包括有:颌骨膨隆或肿胀,疼痛,牙松动,出血,咀嚼不适感,咬合紊乱,下唇麻木。X光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质溶解破坏,或呈现为多囊性改变,95.5%的病变无明显清晰的边界。上颌骨组共9例有8例接受手术治疗;下颌骨组13例有11例手术治疗。12例单纯手术治疗,5例采取手术+化疗方案,2例术后辅以放疗。手术多采取局灶扩大切除术。随访了19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生存并且肿瘤无复发。结论1.颌骨中心性腺源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2.颌骨中心性腺源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颌骨膨隆或肿块,疼痛,牙松动较多见。就诊时多已发展为中晚期。3.颌骨中心性腺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多为骨质的溶解破坏或呈现多囊性的透光影像。绝大多数病变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界限。4.诊断率低,一般采取术前活检的方式确诊。5.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主要是根治性切除术式,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区域淋巴清扫术。足够边界的切除是减少肿瘤复发的最好保证。辅助治疗包括放疗以及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