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随着地区发展宏观背景及自身条件的改变,哈尔滨城市化进程逐渐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产生的集聚效应,使得哈尔滨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重心转向了沿海地区,哈尔滨市远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使得哈尔滨市的城市外部动力减弱,而内生动力作用加强。同时,工业发展在哈尔滨市城市化动力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城市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快,哈尔滨市处于城市化发展动力转换的新阶段,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化表现特征。因此,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哈尔滨市城市化的动力问题,有必要对过去30年来哈尔滨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过程进行全面探讨,辨识哈尔滨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哈尔滨城市化发展的方向与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对策,进而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以过去30多年来哈尔滨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为主线,在把握史志文献、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对影响其各阶段的动力因素做出分析。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城市、城市化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相关基础理论,从而与后面的实证部分实现对接,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第二部分,利用非农人口比重法测算出1978年以来哈尔滨的城市化水平后,分别分析了哈尔滨全市、市区和县(市)三个不同尺度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并指出了哈尔滨在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确定并建立了影响哈尔滨城市化发展动力的综合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明确了1978年以来影响哈尔滨全市、市区和县(市)三个不同尺度区域的动力因素,分析了其背景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