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蜕壳类甲壳动物。由于中华绒螯蟹具有好打斗与抢食的生活习性,造成了养殖生产上成活率较低,总产量不高。因而,中华绒螯蟹个体养殖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受单体养殖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国内对中华绒螯蟹单体养殖试验一直较少。本文利用自动控温循环水全封闭的“宫殿式”个体养殖系统—“蟹龙宫”,分析了河蟹在一个周期内生长、蜕皮激素、肥满度和体色的变化,了解“蟹龙宫”饲养河蟹的蜕壳生长特性;利用“蟹龙宫”系统分析了河蟹对不同饵料的利用情况,然后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蟹龙宫”饲养条件下饲料利用的蛋白质基础。论文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蟹龙宫”个体养殖系统饲养中华绒螯蟹的蜕壳与生长观察本章分析了“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一个蜕壳周期的蜕壳与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后体质量平均增长率为33.19%,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体高的平均增长率为12.12%—14.97%,平均蜕壳间期为59.35d;蜕壳前平均肥满度达60.84%,头胸甲的色度值(RGB)平均为109.17,蜕皮激素(EH)含量达14.18IU/m L。试验河蟹在蜕壳前生长性状、EH含量和蜕壳间期长短与蜕壳后的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本章综合表明,在“蟹龙宫”的个体养殖系统中,中华绒螯蟹的肥满度达60%,蜕皮激素含量升至14 IU/m L时会启动蜕壳。二、“蟹龙宫”个体养殖系统饲养中华绒螯蟹的饵料效应研究为了解“蟹龙宫”饲养条件下河蟹对不同饵料的选择性和利用情况,本章分析了三种饵料类型(A:水草+螺蛳;B:水草;C:螺蛳)饲养河蟹在“蟹龙宫”内的生长特点和代表性消化酶活性,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第一个蜕壳周期内,饲养河蟹在A、B和C组的存活率分别为76.19、41.67和69.05%,蜕壳后增重率平均值分别为59.06、37.35和44.34%;在第二个蜕壳周期内,饲养河蟹在A、B和C三组中的存活率分别为60.94、28.57和53.45%,蜕壳间隔分别为28.70、60.84和37.32d,表明不同饵料类型对“蟹龙宫”饲养河蟹的蜕壳生长有显著影响。通过部分消化酶活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C两组肝胰腺和胃的胰蛋白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均与蜕壳后增重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B组的这两种组织的酶活性均与蜕壳后增重率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综合表明:“蟹龙宫”饲养河蟹,采用水草加螺蛳(植物性饵料与动物性饵料)混合投喂,河蟹生长最好。三、“蟹龙宫”个体养殖系统饲养中华绒螯蟹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蟹龙宫”个体养殖河蟹饲料利用的蛋白分子基础,本章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第二章中的三组不同饲料类型(A:水草+螺蛳;B:水草;C:螺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B组间存在281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P<0.05),其中显著表达上调蛋白79个,显著表达下调蛋白202个;B组与C组间存在364个显著性表达差异蛋白(P<0.05),其中显著表达上调87个,显著表达下调277个;A组与C组间有107个蛋白表现出显著性表达差异(P<0.05),其中显著表达上调83个,显著表达下调24个。A、B、C三组同时比较发现有9个蛋白具有表达差异显著性,其功能涉及细胞结构、脂肪和能量代谢等。水草饲养河蟹的总体蛋白表达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