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危机,人们正在努力寻找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包括林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下脚料等在内的纤维素原料是地球上产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与物质循环中有重要地位,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乙醇是未来乙醇生产的发展方向。本文以玉米芯及四种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进行木质纤维素组分的分离,通过对纤维素高效糖化工艺的初步探索,获得纤维素水解糖制备的最适条件,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次氯酸钠法、乙醇法、碱性双氧水法和氨水法预处理对木质素脱除的效果可知,碱性双氧水对玉米芯中木质素的脱除效率最高;正交试验获得碱性双氧水脱除玉米芯木质素的工艺条件,处理时间对玉米芯木质素脱除率影响显著,其主次关系为:时间>双氧水浓度>碱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浓度1.5%,碱浓度0.12 mol.L-1,处理时间6 h,木质素脱除率达78.08%。2以玉米秸秆、油菜秸秆、棉花秸秆和小麦秸秆为原料进行脱木质素的试验,结果表明,碱浓度0.12 mol.L-1,处理时间6h时,玉米秸秆在2%双氧水浸泡后,木质素脱除率达到最高76.18%;油菜秸秆在1%双氧水浸泡后,木质素脱除率达到最高68.46%;棉花秸秆在1%双氧水浸泡后,木质素脱除率达到最高70.09%;小麦秸秆在1.5%双氧水浸泡后,木质素脱除率达到最高72.25%。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碱性双氧水处理玉米芯和四种秸秆前后的细胞表面结构显示碱性双氧水对秸秆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具有疏松作用。3对不同原料的综纤维素组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进行分离,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纤维素含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温度>碱浓度>时间>固液比。在温度121℃,碱浓度2.5 mol·L-1,固液比1:90条件下,对玉米芯、玉米秸秆、油菜秸秆、棉花秸秆和小麦秸秆的综纤维素分别处理30 min、20 min、20 min、40 min和30 min后,纤维素含量均可达到90%以上。4分别以玉米芯、玉米秸秆综纤维素,油菜秸秆纤维素及其综纤维素,棉花秸秆纤维素,小麦秸秆综纤维素为底物,进行绿色木霉固态发酵试验,发酵后滤纸酶活均高于20 FPU·mL-1,是其相应原料固态发酵后滤纸酶活的1.5至2倍。因此,以上六种物料可以作为生产纤维素酶的原料。5对玉米芯低酸糖化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温度、时间、温度和时间交互作用对糖化率影响高度显著,其主次关系为温度>时间>温度与时间交互作用>酸浓度;在酸浓度22%,温度121℃处理条件下,玉米芯纤维素、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小麦秸秆纤维素糖化40min后,糖化率达到最高,其值分别为98.89%、97.19%,98.46%;油菜秸秆纤维素糖化50min,糖化率达到最大值98.58%;棉花秸秆纤维素糖化60 min,糖化率达到最大值96.25%。以玉米芯纤维素水解糖为碳源,米根霉37℃发酵80 h后,水解糖利用率为葡萄糖的1/3,因此纤维素水解糖可以用于生产乳酸等化工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