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高温高盐油藏,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差,本文以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区块油藏为例,筛选了适合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表面活性剂。对表面活性剂在静态条件和多孔介质中的乳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乳化型表面活性剂,并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HY-1、YD-G1溶液在质量百分数为0.05%~0.9%的范围内均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而表面活性剂NPES-458溶液在质量百分数为0.3%~0.5%的范围内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将这三种表面活性剂置于120℃恒温箱中30天后取出,油水界面张力仍能保持在10-3mN/m,表明它们均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三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强的使石英片由油湿性向水湿性方向改变的能力,而对水湿石英片的润湿性无明显改变,它们在油藏净砂的吸附量都较大,三种表面活性剂中YD-G1的洗油效率最强。对这三种表面活性剂在静态条件和多孔介质中的乳化能力评价实验表明,乳化能力最强的为YD-G1。结合降低界面张力能力、乳化力、乳化稳定性和综合乳化能力评价指数,将YD-G1称为乳化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型表面活性剂和非乳化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是其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乳化能力越强,驱油效果越好。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时可将乳状液调驱与表面活性剂驱油作用结合起来,利用乳状液进行流度控制,提高波及系数,可有效地改善驱油效果。室内实验优化设计确定乳化型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注入质量百分数为0.6%,最佳注入量为0.5PV,最佳注入速度为0.5mL/min,在此条件下,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可提高采收率13.8%。均质条件下最佳段塞组合方式为1%(0.17PV)+0.3%(0.33PV),提高采收率达20.7%。非均质条件下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随着渗透率级差增大而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