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点(CDs)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利用其荧光的猝灭及恢复,并通过不同的猝灭机理以及瑞利共振散射(RRS)和检测物的独特的光学性质设计和构建了不同的检测方法。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以柠檬酸,硫脲和双氧水为原料通过一步的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紫色荧光的CDs。当加入Fe3+之后,CDs可与Fe3+形成无荧光的复合物,从而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导致CDs的荧光被猝灭。然后由于谷胱甘肽(GSH)的加入,GSH与Fe3+具有更强的结合力,使得Fe3+从CDs的表面被移除,从而使CDs的荧光得到了恢复。从而实现了对Fe3+和GSH的检测。2.以柠檬酸和二亚乙基三胺为原料通过一步的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CDs。当加入姜黄素之后,CDs在420 nm处的荧光通过内滤作用被猝灭,同时姜黄素在525 nm处的荧光增强。在CDs-姜黄素溶液中加入Fe3+之后,姜黄素会跟Fe3+络合,导致姜黄素荧光猝灭,同时CDs在420 nm处的荧光恢复。由此实现了对姜黄素和Fe3+的比率型检测。CDs-姜黄素系统被成功地应用于H1299细胞成像,并进一步用于水处理中铁絮凝剂的PVDF膜污染研究。3.利用柠檬酸和二亚乙基三胺为原料制备的CDs在425 nm处的荧光被ARS通过IFE作用猝灭,同时ARS自身的RRS强度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实现对ARS的比率检测:当Pb2+加入到CDs-ARS系统中后,ARS与Pb2+发生3:2的络合,导致ARS分子体积变大,从而使RRS的强度升高,并且抑制了IFE作用,从而使CDs的荧光恢复,由于RRS的增强程度远大于CDs荧光的恢复程度,从而实现了对Pb2+的比率检测。4.利用环丙沙星及Tris-CDs及四苯基卟啉在413 nm处的尖锐的强吸收,使原有的单发射峰的两种荧光物质在413 nm处形成了荧光的凹陷,该过程通过IFE机理来实现。在该体系中加入不同pH的酸性溶液之后,由于四苯基卟啉的紫外光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强吸收的位置从413 nm移动到了438 nm,这样使发生IFE作用的位置发生了移动,在新的位置出现了荧光的凹陷,同时原有的凹陷发生了恢复,从而达到了比率检测pH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