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农业直接接受所依托的大都市强大科技、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与工商产业、服务业融为一体,发育为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新的市场经济增长点,通过广大农区的双向交流和联系,充分发挥示范、展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
本文追朔了都市农业的由来,定义都市农业为: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及农村文化,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空间的大农业。都市农业具有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功能,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乡差别逐步消失,工农结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其特征是农业目标市场全面城市化,农业功能多样化,农业生产资本化、技术化和企业化取向。
国内外都市农业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主要运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都市农业的产生是外生的,取决于区位地租,没有将经济现象内生决定因素寻找出来,缺乏很好的解释和说服力。本文首先从传统农户参与农业内部分工,传统农业参与国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了传统一现代农产品生产函数,利用超边际分析证明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生产率差异起源于分工程度不同。特别是,迂回生产程度是分工水平的主要特征,传统农业的迂回生产程度远不如现代农业中的迂回生产程度显著,现代农业显著的迂回生产程度反映在中间产品对最终产品的贡献度更大,现代农业生产要比传统农业生产发展得更快,现代农业的生产率及效用水平要超过传统农业生产率及效用水平。
分工水平的不断演进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由于农业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导致都市农业的产生。农业专业化经济的存在,分工水平的不断演进提高了劳动者生产率,形成了农业劳动者之间相互依赖的内生比较优势,从而扩大了市场容量。当市场容量的扩大反馈又促进了分工的演进,提高分工水平,从而促进都市农业发展。集中交易和市场的存在改进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为都市农业的萌芽、壮大提供了基础和客观环境。
本文构建了都市农业农户生产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描述了都市农业农户的经营方式和影响经营的制约因素,说明都市农业应着眼于专业化与分工经济。证明农户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工是都市农业的起点,职能专业化所产生的分工经济是都市农业的基本经济动力。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了专业化经济,是都市农业分工细化的基本经济条件。
由于人们专业知识累积的速度以及人类社会获得技术知识的能力取决于社会分工水平,而均衡的社会分工水平又取决于人们对最优分工水平的知识。本文证明农业合作组织是留存、传承专业化知识的最好载体,并且合作组织可以节省内生交易费用,为分工的内生演进提供了组织动力。
通过构建专业化经济一交易费用都市农业模型,证明了,当社会公认的道德法则及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尊重和保护私人财产,惩罚侵蚀都市农业农户的行为,则制度损失费用系数升高,分工水平和分工劳动生产率会上升,都市农业农户的实际收入也会增加,从而改善经济绩效。合理的制度安排产权安排的合理,与农户都市农业经营所需的制度服务环境一致,可以稳定都市农业农户的行为预期,并且制度安排的运作和实施费用较低。
提出,都市农业的分工深化应遵循制度变迁良性顺序演进机制。一方面在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推行自上而下的政策、法规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自发性改革的积极性和基层部门的创新精神,将自发性创新、诱制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有机结合。辽中县是沈阳市远郊都市农业的代表,具有典型性,是研究都市农业较为全面、准确的参照系,通过辽中县都市农业分工体系现状及其演变的总体趋势分析,对文章的经济学解释提供了检验,证明了分工、制度建设、先进技术、合作组织在都市农业分工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通过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应从政府和农户角度切入,保护、支持、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建立相应的财政调控体系、信贷扶助体系、技术诱导体系、信息支援体系的都市农业支持框架。提出的政策建议有:
1、政府扶植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外部保证。都市农业较强的外部性和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决定了政府实施帕累托改进的必要;改善农业使用物质要素的质量,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避免农产品价格恶性竞争,建立价格指示机制,促进合作社发展;都市农业技术扩散中注重“示范作用”,建立准确的示范瞄准机制。
2、农户行为的市场化调整是都市农业推进的主导因素。农户适度垄断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户利润,自觉推动都市农业发展;根据比较优势确立适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都市农业经济结构;发挥区位优势,延长产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