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宪政是民主的政治,是西方社会历史演进的结果,有着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其本质特征在于对平等、自由和权利的保障。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传统文化及经济等因素都与宪政的本质背道而驰,宪政不能在我国的土壤中自然孕育生长。自中国近代开始,无数的先进知识分子都在积极追求宪政的真谛。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建设的序幕。中国人渐渐熟悉了“宪法”、“宪政”等字眼,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接受产生于西方的宪政制度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都是仁人志士对宪政做出的一系列追求与探索,虽然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从这些失败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成为了建国后中国宪政建设的良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对宪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使中国的宪政建设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大道,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经济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渐形成、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的不断加强、多元文化环境的生成,宪政生存的土壤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及保障。经过建国后六十多年的发展,走向宪政已经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宪政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我国当前宪政状况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这也表明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宪政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步伐还很沉重。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现有国情,辩证的吸收和扬弃近代宪政建设为我国提供的理念及原则,使我国的宪政建设能够向着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旧中国时期宪政建设过程中的宪政思想;建国初期的宪政建设;改革开放后的宪政建设。第二部分:是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包括中国宪政建设的经验和中国宪政建设的教训。对中国宪政建设的经验,首先从旧中国时期开始,分别阐述了清末立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政府时期的经验;其次总结了建国初期的经验;最后,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总结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验。对中国宪政建设的教训,分别把中国宪政建设以来,分为了旧中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对中国宪政建设各个阶段的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中国宪政建设的成果,本部分围绕人权保障原则的加入、权力的分配和制约机制的逐渐完善、法治原则的确立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宪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第四部分: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根据我国实际,借鉴宪政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总结了中国宪政建设的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