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长期以来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是世界各国特别是欠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反贫困斗争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推进,与此同时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从传统的以转移支付为主的“输血式”扶贫政策到帮助贫困人口扩大生产的“造血式”扶贫政策。40年来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扶贫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我国减贫速度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但在我国开发难度大,自然条件恶劣的偏僻山区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可见我国后期的扶贫工作依然艰巨。减少农村贫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党和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重要引擎,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贫困减缓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那么城镇化会如何影响农村贫困?是否可以借助城镇化的东风来实现脱贫的目标?如何实施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对减少农村贫困才更有效?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充分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及数据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证深入探讨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城镇化与贫困相关的理论,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紧接着从微观层面构建了城镇化对农村家庭收支影响的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出估计城镇化对农村家庭各收入子成分和农村贫困的平均偏效应估计方程,进一步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中2002年、2007年和2013年的农村家庭数据,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和两阶段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并测度出城镇化的减贫效应以及城镇化对各收入子成分的平均偏效应。最后,基于我国2002~2013年间2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宏观层面构建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和稳健性检验,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贫困、省内乡城转移、省际乡城转移和农民人均收入进行实证,并分析我国城镇化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增长,促进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转型。城镇化对农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影响和平均偏效应均为负,对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和平均偏效应为正,其中对转移收入的影响为正,但是其平均偏效应为负。另外,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家庭收入有正向影响。第二,城镇化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增加来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但是随着贫困发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逐年减弱。第三,城镇化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和转移效应来减少农村贫困,其中收入效应对我国各个地区的减贫效果都比较显著,而在转移效应中,省内转移的减贫效果比较显著,但对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其减贫效果不同,省际转移的减贫效果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推动非农产业的扩张;第二,政府应积极鼓励贫困人口省内转移,对不同的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减贫政策;第三,加强建设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本文创新点,第一,本文在研究城镇化与农村家庭收入和贫困时,通过估计平均偏效应来测度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相较于度量减贫效应的其他方法,运用平均偏效应可以更直接地体现出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程度。第二,在进行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机制分析时,同时引入农户的收入效应和人口转移效应,其中转移指标用暂住人口来计算,相较于使用户籍人口得到的结果更准确。然后将人口转移效应分为省内人口转移效应和省际人口转移效应,有利于政府就农民就地迁移与异地迁移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第三,在选取贫困指标时,多数学者采用收入贫困率来度量农村贫困,但用收入来测量贫困往往会高估贫困率,故本文采用支出贫困率来衡量农村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