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十个地理隔离种群的北草蜥为研究模型,探讨形态和繁殖生活史特征变异的地理格局,检测热环境对卵孵化特征以及孵出幼体形态特征的影响。从野外捕获的繁殖母体饲养在实验室围栏内直至产卵,不同种群来源的动物分别关养。卵在一个恒温(CT,28℃)、两个变温(CF,24-32-28℃,先24℃10天、后32℃10天、再28℃至孵出;HF,先32℃10天、后24℃10天、再28℃至孵出)热环境中孵化,用于检测孵化热环境对孵化成功率、孵化期和幼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各种群雄性成体头部大小均显著大于雌性成体、腹长则显著小于雌性成体,成体形态特征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四月下旬至八月下旬是北草蜥的产卵期,高纬度种群雌体产卵起始时间较晚。新生卵内的胚胎处于21-27期,平均胚胎发育时期存在种群间的差异。卵大小(每窝平均卵重)、窝卵数和窝卵重等繁殖特征的地理变异显著,低纬度种群的窝卵数高于高纬度种群:高纬度种群则产相对较大的卵,而窝卵数相对较少,不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随纬度变化趋势,但这种变化趋势并不连续。各种群窝卵数、卵大小和窝卵重均与母体体长(SVL,snout-ventlength)呈正相关,母体个体大小的变异是其繁殖输出变异的重要来源。协方差分析去除母体SVL差异的影响后,窝卵数、卵大小及窝卵重的仍然存在显著的种群间差异,这表明相关特征的地理变异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孵化热环境显著影响孵化期,CT处理的孵化期最短,CF处理的孵化期最长。来自不同种群的卵孵化期有显著的差异,如六安和滁州种群孵化期较长,贵阳和秀山种群孵化期较短。各温度处理下的平均孵化期均与新生卵内胚胎的发育时期呈显著的负相关。孵化温度对孵化成功率影响显著,除郴州种群外,其余各种群的孵化成功率都表现为cT处理最高,而CF处理最低。孵出幼体的大小及形态特征具有显著的种群间差异,在去除了幼体SVL影响的情况下,纬度较高的秦岭、六安和滁州种群幼体的头长、头宽、前肢长和后肢长等仍然显著地大于低纬度的郴州和贵阳种群。三种孵化热环境对幼体的表型特征的影响不显著。
对大陆和舟山岛屿24个种群329条北草蜥线粒体Cyt b基因全长(1143个碱基)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同源排序显示有194个变异位点,包括155个转换位点,28个颠换位点,另有11个位点既有转换又有颠换。这些位点定义了74种单元型。系统发生树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大陆中西部种群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和遗传分化,而东部沿海以及部分舟山地区种群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综合系统发生关系和舟山群岛的形成历史,研究推测:舟山群岛北草蜥种群最终的建立可能发生在第二次海退(约20000年前)和第三次海侵(约10000年前)之间,且至少包括两个遗传上显著不同的源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