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微流控制备与分裂倍增的流体动力学行为机理及调控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ny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液滴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生物和化学等领域,液滴制备是上述工程应用的首要前提。由于微流控技术可实现对多相流体的有效组织和精确操控,因此其已成为精确可控制备微液滴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另一方面,微流控装置尺寸小、流动阻力大、工质流速低的特点使其液滴制备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故液滴产率倍增技术也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当今液滴微流控制备与分裂倍增均已成为微流控多相流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入开展液滴制备与分裂过程机理研究,不仅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还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目前,由于微流控液-液多相流动及其界面演化的动力学行为较为复杂,液滴(特别是具有嵌套结构的多重乳液液滴)微流控制备和分裂倍增过程中典型流型产生及其界面演化机理尚未被充分揭示,通道结构、操作条件和体系物性对液滴制备和分裂倍增行为及液滴制备品质的影响规律有待进一步阐明,具有重要工程应用指导意义的液滴制备尺寸预测公式和液滴分裂倍增的临界准则亟需建立。为了系统且深入地研究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实验观测与理论分析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微流控装置中液-液多相流及其界面演化的非稳态理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交叉式、流动聚焦式微流控装置中单乳液、多重乳液液滴生成过程以及Y型微流控装置中双重乳液分裂倍增行为,设计搭建了交叉式微通道中单乳液生成实验平台并开展了可视化实验观测。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1)开展不同交叉角度下交叉式微通道中单乳液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典型流型产生及其界面演化机理,阐明交叉角度对典型流型动力学行为特性的影响,揭示流动参数和交叉角度对液滴制备品质的影响规律,提出考虑交叉角度的液滴尺寸预测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交叉式微通道中存在挤压式、滴式、喷式和丝状式四种流型,当Cac为定值时,随着Q*增加,四种流型依次出现;当Cac较大时,连续相粘性剪切与拖曳作用随之增大,流型转变所需的分散相惯性力随之减小;θ的变化对挤压式和滴式流型下交叉区域及其附近的相界面演化产生影响,而对喷式流型影响很小且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液滴生成流型;流型由挤压式转变为滴式时,液滴制备频率增加而尺寸减少,此现象在θ偏离90°时更为明显;挤压式流型下液滴制备尺寸的无量纲预测公式为l*=(ε(exp|cosθ|)n+(ωQ*)/(2sinθ)+λωcotθ)Cacm。
  (2)开展不同交叉角度下交叉式微通道中单乳液生成的实验研究,分析交叉角度对典型流型和液滴制备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液滴制备尺寸预测公式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当θ=90°、30°、150°时,颈缩阶段内颈部收缩速率和膨胀阶段内分散相伸长速率依次减小;在滴式流型下,θ=30°时颈部收缩速率和分散相伸长速率最小;挤压式流型下θ对l*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滴式流型下,分散相头部和颈部的相界面演化过程发生在交叉区域出口处甚至下游,θ对l*的影响较小;当挤压式向滴式流型转变时,θ=150°、30°和90°时l*下降幅度依次减小并且流型转变的临界Q*依次增大;液滴制备尺寸预测公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30%以内。
  (3)开展流动聚焦式微通道中三重乳液制备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典型流型产生及其界面演化机理,阐明单、双、三重乳液制备过程的特异性,定量揭示工况参数(流量、粘度以及界面张力系数)对液滴制备品质的影响规律,基于外相和中间相的毛细数绘制单、双、三重乳液的流型图。研究结果表明:观察到滴式、喷式和丝状式流型;在滴式流型下,聚焦孔的流动聚焦效应促进分散相颈部出现并且加速分散相伸长;液滴进入聚焦孔时,对其外部液滴的颈部产生径向扩张作用,使颈部收缩速率下降;在喷式流型下,液滴脱离的驱动力为外相粘性力且远离聚焦孔,故各液滴颈部演化近似一致;由于内液滴脱离促进外液滴脱离,因此同一工况下单、双、三重乳液的制备周期、液滴尺寸和流型发生变化;某相流量增大使得外部液滴尺寸增大而内部液滴尺寸减小;界面张力系数增大或粘度减小,流型由喷式转变为滴式并且液滴尺寸减小;随着界面张力系数增大,相界面抵抗形变的能力增强,故液滴尺寸增大;液滴尺寸随外相、中间相和内相粘度增大而减小;由于内液滴脱离能促进外界面破裂,故促进外界面断裂所需的粘性剪切力减少,因此流型转变所需临界外相毛细数随着乳液重数增加而增大。
  (4)开展Y型微通道中双重乳液分裂倍增数值模拟研究,详细分析双重乳液流经Y型微通道时的流场信息以及双重乳液形变参数演化特性,定量给出双重乳液破裂的驱动以及阻碍作用,揭示了双重乳液破裂与不破裂流型内在机理,基于连续相毛细数Ca和乳液长度l*绘制单、双重乳液的流型图。研究结果表明:观察到隧道破裂、阻塞破裂和不破裂流型;流经Y型微通道时,双重乳液受上游压力驱动产生形变,形变过程中乳液两端界面张力差阻碍双重乳液形变破裂,两者正相关;隧道的出现将减缓双重乳液外液滴颈部收缩速率以及沿流向拉伸速率,并减缓内液滴沿流向拉伸速率,而对于内液滴颈部收缩速率影响不大;隧道破裂和不破裂流型临界线可以采用幂律关系式l*=βCab进行预测,隧道破裂和阻塞破裂流型临界线可以采用线性关系l*=α描述;与单乳液流型图相比,双重乳液流型图各流型的分界线关系式系数α和β均相应增大。
  本文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液滴微流控制备与分裂倍增过程中液-液多相流及其界面演化动力学行为的认识,这对进一步丰富微流控多相流及其调控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本文研究所获得的液滴制备尺寸的理论预测公式以及微流控装置中液滴能否成功分裂倍增的理论判据,还将为工程上液滴微流控制备和分裂倍增的装置设计、工艺调控及产品性能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及关键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民营非营利艺术机构作为艺术发展中的“第三部门”,拥有着创新性、灵活性、大众性等特点,对艺术生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实际运营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受众数量少,资金筹措难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在以创造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为目标,坚持实现使命的前提下,吸引到更多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基于现状提出民营非营利艺术机构在运营中要树立并强化品牌意识,并且认为民营非营利艺术机构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农村景观和农村环境,以乡村生活体验为要求的休闲活动,是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随着游客消费意识和消费经验的提升,同质化的服务、缺乏个性化的活动,使游客逐渐产生疲惫感。城市化的侵袭、乡村土地被征收,导致农民的参与度下降,农村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逐渐被吞噬。想要良性循环的发展休闲农业,以上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台湾发展休闲农业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期间提出自主营造概念,观念
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有力地宣传抗战,河北武强、延安鲁艺革命根据地以及大后方抗日根据地的美术工作者们,以刻刀为武器,结合时下抗战主题将中国传统门神画加以改革,创作了一系列抗战门神版画,张贴于家家户户,成为打击日本侵略者、政治宣传、动员大众的宣传工具,烘托出了“人人抗战,匹夫有责”的社会氛围。  以抗战政策为指导路线的抗战门神版画,在传统门神格式基础上不断丰富新内容、新题材,表达了民众救国图存的祈愿,
研究背景:  成体神经干细胞通常是以静息和激活两种可互相转换但截然不同的状态存在。神经干细胞静息/激活一旦失衡可能导致衰老和病理条件下神经再生的异常,造成脑机能减退、认知能力受损、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研究发现脑组织损伤后,静息的神经干细胞被大量激活,迅速增殖,以实现神经再生和维持正常脑功能。但过度的增殖,往往造成干细胞库的耗竭,导致神经再生能力的永久丧失。机体如何调控脑组织损伤后静息/激
目的:研究弓动脉是如何从动脉囊发出并形成独立的左右弓动脉以及探讨Isl-1阳性咽间充质细胞分区及其在动脉囊分隔和重建中的作用。  方法: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及三维重建的方法,通过小鼠胚胎心脏连续切片系统研究了孕后9-12.5天胚胎小鼠弓动脉的发育,以及在人胚标本上做了验证性实验。免疫组织化学中我们用到的抗体有羊多克隆抗体Isl-1(标记第二生心区细胞),Nkx2.5(标记第二生心区
学位
急性白血病发病迅猛、耐药、易复发、复发后更难治、死亡率高,是白血病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近几十年药物研发和风险分类管理的不断改善,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得到了巨大进步,然而成年尤其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许多患者复发后治疗失败,最终死亡。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疗失败或疾病复发时,才考虑进行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化疗副作用强,耐药易复发,经常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以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与靶向治疗等。现有的抗结直肠癌药物仍然十分有限,并往往伴随着毒副作用高、靶向性差、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因此尽快研发出新型抗结直肠癌药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喹啉衍生物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已被证实在医药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发现多种新型的合成方法,以
学位
NLR蛋白是一类植物免疫受体蛋白,参与对病原物的识别和免疫反应的激活。NLR蛋白包含保守的核苷酸结合位点(NBS)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的结构域。拟南芥基因组含有约160个编码NLR的基因,但大部分NLR蛋白还没有被研究。我们对其中一个CC-NBS-LRR型蛋白RSG2(Resistance Silenced Gene 2)进行了研究。RSG2在烟草中表达会引起细胞死亡,说明RSG2在烟草
学位
白介素18是白介素家族的一重要成员,与IL-1β相似,作为一个独特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过程,对机体起着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白介素18被合成一种没有活性的前体,通常在Caspase-1的作用下将其加工成具有活性的细胞因子,执行不同的生物功能:如IL-18参与Th1与Th2免疫反应激活细胞反应,诱导不同细胞中IFN-γ的产生,白介素18可刺激NK细胞产生白介素3、9等从而增强FasFasL诱导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