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科数据库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及白蛋白早期治疗相关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患者可以在此获得全方位的密切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在这些过程中获得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为ICU专科医疗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医疗大数据的分析与使用,为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脓毒症是ICU中常见疾病,发病率高,患者预后差,病情严重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对患者不良结局的早期预测有助于临床医师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预后;因此,需要基于ICU专科数据库构建一个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实现对脓毒症患者不良结局的早期预测,辅助临床决策。液体复苏治疗是脓毒症治疗的基石。近年来,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输注白蛋白对于患者短期死亡的影响备受争论。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基于ICU专科数据库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证据支持。目的1、基于解放军总医院专科信息系统初步构建适合我国现阶段医疗状况的重症医学数据库,并对比美国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III,逐步完善重症医学数据库;2、基于重症医学数据库构建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死亡的发生,指导治疗,改善预后;3、基于MIMIC-III和已初步建立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数据库筛选脓毒症休克病例,分析液体复苏早期输注白蛋白对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证据。方法1、基于专科信息系统的重症医学数据库的初步构建及完善在充分了解科室临床及科研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基于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临床信息系统,在前期初步运行及研究基础上,整合了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监护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初步建立了重症医学数据库,对比MIMIC-Ⅲ数据库逐步完善其内容及架构。2、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基于MIMIC-III数据库及本地数据库筛选脓毒症患者病例,随机抽取MIMIC数据库中70%病例作为训练集,用于建立模型,其余30%的数据用作验证集;本地数据库中的脓毒症数据集作为外部验证集。使用极度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集成病例信息预测脓毒症患者ICU死亡风险,预测能力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并与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等四种常用方法进行对比,对比验证模型的预测价值。3、使用白蛋白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死亡率的影响基于MIMIC-III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数据库筛选脓毒症休克病例,依据是否在入重症监护病房后24小时内输注白蛋白分为白蛋白组和非白蛋白组;主要结局指标为28天死亡率,使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及倾向性匹配评分逆处理概率加权法分析白蛋白使用与28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多次亚组分析:未输注合成胶体的患者、白蛋白浓度<35g/L的患者、老年患者(年龄≥65岁)、非老年患者(年龄<65岁)、外科ICU患者,以及仅针对MIMIC-III数据库中的患者。结果1、初步建立并完善了基于专科信息系统的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数据库。自2017年9月17日系统开始正式运行至2021年2月28日,该数据库共纳入2974例次重症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相关的全部诊疗数据。数据库中收集的数据已经用于部分临床研究。2、分别纳入MIMIC数据库4939例及本地数据库554例脓毒症患者进入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研究,其中MIMIC数据库中ICU内死亡患者551例,存活患者4388例;本地数据库中ICU内死亡患者37例,存活患者517例;以患者ICU内死亡作为结局,建立XGBoost模型,MIMIC数据库验证集获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48,敏感性0.841,特异性0.711,准确率0.726,均较其他评分高;外部验证集获得ROC曲线下面积(AUC)0.911,敏感性0.945,特异性0.545,准确率0.572。3、共1078例患者纳入(MIMIC-Ⅲ数据库801例,本地数据库277例)该部分研究中,其中白蛋白组有379名患者,非白蛋白组699名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后显示输注白蛋白与其他常规治疗相比,28天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OR=0.801,95%CI:0.557-1.153,p=0.233);然而IPTW后加权回归分析结果示输注白蛋白与其他常规治疗相比28天死亡风险增加(OR=1.394,95%CI:1.004-1.934,p=0.047)。老年患者中IPTW后加权回归分析示在液体复苏早期输注白蛋白可能与28天死亡风险增加相关(OR=2.542,95%CI:1.596-4.048,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未见这一结果;非老年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注白蛋白可能与28天死亡风险降低相关(OR=0.611,95%CI:0.375-0.995,p=0.048),IPTW后加权回归分析未见这一益处。其他各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输注白蛋白与未输注白蛋白相比,28天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初步建立并完善了基于专科信息系统的重症医学数据库,并将该数据库用于临床研究;基于专科数据库建立了脓毒症患者ICU死亡预测模型,可帮助医生识别死亡风险较高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结合MIMIC数据库及本地脓毒症患者数据集分析表明:输注与未输注白蛋白,脓毒症休克患者28天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患者输注白蛋白对死亡率的影响可能有所差别,老年患者使用白蛋白需谨慎。该研究为临床治疗中白蛋白的使用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微通道在对流换热领域具有高度的研究意义,纳米流体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固液两相混合的特性,使得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传热介质,在散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磁性纳米流体的出现,不仅具有高导热性,并且能够在通道内具有可控性。本文主要以1%体积分数的Fe3O4-H2O纳米流体为换热工质,当量直径0.8mm的栅形微通道为实验通道,对其在温度场与磁场耦合作用下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外加磁场条件下Fe3
学位
学位
宽禁带半导体的高性能的充分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封装技术以及封装材料的选用。随着禁铅令在全球的推广,人们发现烧结银技术是理想的可替代成为高温应用的芯片焊接技术之一。然而,银膏制备及保存成本、工艺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限制银烧结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烧结银中的材料制备、烧结工艺优化、银烧结中颗粒扩散的微观机理等进行研究,以优化烧结银膏配方为核心,降低材料成本,为助力推广烧结
学位
报纸
空调换热器液压胀接工艺中,密封件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其产品的好坏。而工厂生产工况中管材和充液头的插拔会对密封圈造成损伤,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频繁更换密封圈影响了生产效率;并且管材在液压胀接时,管口会因为其他管段的变形而产生轴向收缩,影响了管材的长度。所以为了提高空调散热器液压胀接软质密封件的密封可靠性及服役寿命,并尽可能减小液压胀接时散热铜管的轴向收缩率,做了相关研究。所以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纯碱工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规模和生产技术跃居世界前列,综合能耗和“三废”排放显著下降,制碱技术、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装备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本文阐述了纯碱产业规模的发展进程以及近年来我国纯碱生产工艺的技术突破,展望了未来纯碱行业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学位
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通用性的提高,焊点的尺寸减小到几十微米,导致Sn58Bi焊点钎料基体组织中存在明显的相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在本研究中,研究了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对Cu/Sn58Bi/Cu线型微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晶体Sn和Bi的力学性能。计算了单晶体Sn和Bi的弹性常数和多晶体Sn和Bi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弹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载货汽车作为物流运输的主要运力,人们对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与货物运输的完整性要求不断提高。驾驶室悬置作为载货汽车的主要隔振系统,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半主动悬置既能满足产品性能需求,又兼顾被动悬置价格低、主动悬置隔振效果好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良好,受到各大车企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研究团队与某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载货汽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研究。第一
学位
研究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现状,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跌倒风险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跌倒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方案并进行验证,以期实现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科学准确的预测,为跌倒的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社区老年人的人口学资料、跌倒史、健康行为方式等进行调查,基于全部变量和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借助Matlab2019b软件,分别构建跌倒风险神经网络预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