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 : 572次 | 上传用户:xixiao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推进主体,专题论述了城镇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产业支撑、土地利用、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环境协调和农民市民化转化等六个重大问题,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既遵循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道路,以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一、论文的主要观点 1.科学的城镇化理念决定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先进的发展观念,合理的发展目标,创新的发展思路,网络化的城镇体系,适宜的推进方式和策略,多元推进主体等,共同构成科学的城镇化理念。按新的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中国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建立集约型经济与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城镇功能特色鲜明,城镇网络体系完善,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基本特征表现为七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城镇规模协调、城镇布局协调、城镇功能协调、城镇产业协调、城镇环境协调、城镇社会协调、区域发展协调。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还将囊括众多的企业和居民。政府主要承担规划、引导、协调和支持的职责,而企业和个人是城镇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进主体。
其他文献
<正>社会教育是每个人必需的教育,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可谓终身教育。时下我国出现的"反常现象"[1],青少年面临的"童年的消失"[2]的困境,似乎昭示了我国社会教育的乏力或缺失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道德修养为第一要义,青少年的道德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持和强化。本文以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相关性为切入点,阐述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
解决和缓解交通拥堵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城市实时路况系统。目前实时路况系统多基于单一的浮动车数据,而浮动车数据的精度与其覆盖率和覆盖强度密切相关。文中在浮动车交通
葛洪生于名门世家,虽青少年时家道中落,仍发愤读儒家经典,以继承家风、做一个正直人士为愿望。然西晋王朝内部争斗不断,仕途险恶,其青年时的入世思想渐去渐淡,不与权豪世俗之
品牌命名,二十多年前萌芽于美国的一个语言学新产业,随着以硅谷为中心的IT业及新经济的发展,今天已嬗变成为商界运用潜在的语言学多学科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球市场上采
<正>六十年前,蒋南翔校长在清华大学创立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从此,辅导员队伍作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走上了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舞台。六十年来,从清华大学第一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词汇在语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词汇的含义有很大的影响。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包括英语和汉语在内的所有语言
中国有超过500万的残疾儿童,其中80%生活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村的残疾儿童生活贫困,并且缺少基本的医疗、教育和提供给残疾人的服务。本文通过对江西省H县的残疾儿童个案研究
英语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同义词,但绝大多数同义词是部分同义词,或称为在意义上有同有异的近义词。同义词在基本意义上的一致性为彼此配合使用提供了条件。其差异性,又为词义和
CUBA——项以大学生为主角的篮球赛事于1998年春横空出世,其规模之大,参赛人数和观众人数之众,均创我国篮球赛事之最。6年来,这项赛事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一项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