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情况以及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区位分布,并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中国跨国企业普遍缺少垄断优势。基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并不能合理的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行业选择情况,接下来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选择,总结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其中,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关系比较特殊,香港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分析。本文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归纳为四种类型:资源寻求型,主要是分布在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和中东)的采矿业;战略资产寻求型,主要是分布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市场寻求型,主要是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行业;规避税收型,主要是分布在避税港的商业服务业(投资控股形式)。通过本文系统的分析,希望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意见。
其他文献
2008年,私募股权投资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投资者的视野,这是国家对鼓励参与企业股权投资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可以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来促进产业升级,而且
近年来,“研报门”事件层出不穷,证券分析师市场公信力不断下降,分析师能否在其独立研究工作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受到了市场的质疑。区别于国内主要文献对分析师预测能力的研究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的潘太康工业联合企业在1978年春季向市场上推出了一款全开光圈的TTL测光螺口单镜头反光照相机——PRAKTICA PLC3型(图1)。  自1969年底,纵走式钢片焦平面快门的百佳L型问世后,几乎就在同时,采用全开光圈作TTL内测光的百佳LLC型(图2)单反照相机也相继出现了,这种照相机的M42螺口接环旁设有三个金属电子触条,可把对应的带光圈信息触点的M42螺口镜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