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构投资者对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上升,对不同资产收益率轮动的研究越来越值得重视。而宏观经济变量与不同大类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直观逻辑的关系,因此可以从经济变量与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大类资产配置的有效建议。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首先,传统资产定价理论CAPM通过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基本面变量与资产收益率间的关系,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其次,资产配置理论从历史数据中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特征出发,优化不同资产的配置权重,得到最后投资组合的收益,但存在着历史收益与波动不能反映未来的问题;接着,经济周期理论根据宏观经济变量的不同走势将宏观经济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美林投资时钟描绘了经济周期中,不同经济阶段资产收益的表现,从而做出了不同时期大类资产配置的选择。本文参考了投资时钟对宏观经济状态的分类框架,将宏观经济周期按照宏观经济变量的不同表现分成四个不同的象限,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分析找到经济周期运行到不同阶段时候相对应的大类资产收益轮动特征,从而为适应中国市场的投资实践做出探索性的研究。从Wind选取了GDP当季同比、CPI同比、PPI同比、M2同比、美元指数等宏观经济变量,结合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与定性研究的手段,研究了它们与具有代表性的各项大类资产指数:沪深300股票指数、中债指数_1年以下综合净价、百城住宅价格指数、Wind期货指数(Wind有色金属、Wind焦煤钢矿、Wind油脂油料)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选定研究的资产品种与所用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其次,通过建立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率与资产收益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接着,基于投资时钟的研究框架,从宏观经济变量的不同变动趋势出发,对宏观经济运行阶段进行了分类,并结合经济变量与资产收益率间的数量关系与基于中国历史经济背景的宏观研究,对经济变量与资产收益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到中国版的投资时钟。在传统的美林时钟分析框架下,宏观经济分别经历滞胀、衰退、复苏和过热时,投资组合的主要配置资产分别是现金、债券、股票和大宗商品等不同的大类资产类别。但中国的市场情况与发展历程中,房地产市场是必不可少值得重视的一个资产类别,因此研究框架中需要纳入这个资产类别,而在通胀水平居高的大历史进程中,持币是不理智的经济行为,因此在分析中次要考虑现金的重要性。并且,原有的传统版美林时钟主要从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平两个维度去划分经济周期,但忽略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美元汇率对其它国家市场的影响,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除了考虑度量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水平的若干宏观经济变量指标,还将美元指数纳入到了分析框架中去综合构建本文的中国版的投资时钟分析框架。通过以上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在经济发展的衰退阶段,以CPI与PPI同比增速衡量的通胀水平有下降趋势,此时利率下行,适合债券投资;2.在经济发展的复苏阶段,GDP同比增速加快,但由于过去1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增长往往伴随着通胀水平的居高不下,因此住宅市场投资持续火热,并且不动产流动性相对弱,一定程度上挤占着股票市场的资金占用,因此,在住宅发展的大周期中,股票的收益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所以可以认为GDP增速的增加为股票市场投资提供了一个必要非充分的条件;3.在经济发展的过热阶段,当GDP同比增速加快,同时通胀增速也提升的时候,中国的住宅市场是最好的投资市场,在经济发展历史中不动产往往可以很稳定地对抗高通胀对货币购买力的侵蚀。4.在经济发展的滞胀阶段,当以PPI同比增速衡量的通胀水平持续攀升达到一定高位的时候,期货市场投资值得重点关注。5.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以美元指数的变动率作为衡量的外部市场也在影响着大类资产配置。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机制,美元指数的增速加快会引起对内通胀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住宅市场投资。反之,当美元指数的增速下降,通胀压力有所减缓,此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债券市场的投资提供了条件。但同时,文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回归分析的时候,基于历史数据,但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模型中变量前的系数,虽然一段时间内经济变量对资产收益影响的方向不容易发生改变,但影响的程度会有所改变。2.变量选择具有局限性,模型所选用的宏观经济变量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平两个不同的维度。而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添加更多细分指标,比如政策变量和产业链间的联动关系。3.基于数据可得性与完整性的考量,所选取的样本是过去10年的数据,样本数据量较小,结论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4.没有研究相应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使模型存在一定时滞。5.在回归分析中运用了经济变量的线性关系作为切入点,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选择使用更精细的模型框架来解构经济变量间的复杂非线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