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与“文化”是一对联系最为紧密的范畴。文化孕育了课程,课程传承着文化;没有文化的淀积,课程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课程又凝练着文化,没有了课程的负载,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也终将枯竭。当今时代,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在以自己对“课程文本”的诠释,进行革命式的课程改革运动。2001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文欲在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建设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究,试图建立一种课程与文化的合理的建构模式。本文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当前深化我国教育改革等视角,来阐述我们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动因。时代的变革要求对我国目前的课程进行审慎的思考和总结。科学技术在二十世纪所取得的成就,使人们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这些对教育和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已凸显竞争之势,唯有通过改革,才能为我国的课程发展谋出路。素质教育的提出,也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旧课程的思维模式,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理念。第二部分:在对2001年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改革草案的精心研读的基础上,从四个维度对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进行概括,在对新课程经过深思、挖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新课程包含科学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生活的回归和民主合作的文化精神。第三部分:主要对传统的学校文化对课程的阻抗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学校中制约学校文化重建的因素。从条件、思维方式、现状认识、习惯性方法、保守的心态等五个层面剖析了传统学校文化对新课程改革形成阻抗的现状。第四部分:从学校文化建设的五个方面,对学校文化的重建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本文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盲目,应有合理的建构层面,包括教育主体、学校的观念、学校的制度和学校环境的转型。在本部分,本人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作了一个尝试性的探究。在本部分中,笔者大胆尝试,把学校文化上升到文化哲学的高度,对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其他文献
如果说资金是企业运营活动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血液,那么资金集中管理就是企业的"心脏",只有经过"心脏"加压的血液才能带着"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企业集团的"全身",并为企
调解制度贯穿于中国古代法制的始终,是中国传统法制文化中极有韵味的组成部分,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调解是中国古代法制"最显著的特征"。古代调解制度运用的范围主要是民事纠纷
打造医院品牌不易,但保持品牌更难。美誉度在保持品牌方面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医院品牌美誉度的涵义,提升品牌美誉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品牌美誉度维护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学习观是指研究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取知识、改变行为以完满人格的历程中所形成的一套认识论信念系统,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也不仅仅是导致行为的改变,
目的采用科学有效的疫点灭鼠,尽快控制鼠传疾病。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疫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并使用高效灭鼠剂(溴敌隆)疫点灭鼠。结果通过15d的治理和灭鼠,共拣获54只死鼠。主
功能和声与调性思维在"共性写作"时期,对于构建一部作品具有基础性结构力作用。而艾夫斯唯一一部1/4音作品《1/4音钢琴曲三首》的末乐章"合唱",则集中体现了作曲家对1/4音作
当今,我国司法中的形式理性思维面临着传统的实质正义思维、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政法思维以及西方传入的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压制。而形式理性才是法治的真正内核,在形式法治从未
视频监控系统现在已经转入了数字时代。随着数字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也越来越多地利用了数字网络。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网络网络视频的应用。它在城市安
随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教师资格制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一是教师资格申请条件的规定和认
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趋势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大国,而且对外直接投资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其中,制造业是中国开放时间最早开放范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