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作为一种闭塞性脑血管病,虽然从19世纪早期对其就有认识,但直到近20年,随着DSA影像学的进展才使脑静脉窦血栓的检出率得到提高。CVT好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情况隐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度头痛,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肢体运动障碍、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CVT常被称作神经疾病中的变色龙。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回顾性研究,探讨对经颈动脉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机理和有效性。第一部分: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兔脑静脉窦血栓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对兔脑静脉窦血栓模型的局部脑血流量、影像学及组织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此方法治疗静脉窦血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9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抗凝组(12只)、溶栓组(12只),通过结扎法建立兔脑静脉窦血栓模型,对不同组模型分别行颈动脉溶栓及抗凝治疗,应用激光多普勒检测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应用红外烘干箱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应用DSA机行脑血管造影,计数脑循环时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血管分析方法检测CD31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治疗后局部脑血流量较基线的百分率,溶栓组(94.8%±0.31%)明显高于抗凝组(88.6%±0.32%)和对照组(80.9%±0.30%,均P<0.01),抗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溶栓组脑含水量(78.9%±0.3%)低于抗凝组(81.8%±0.7%)和对照组(82.1%±1.0%,P<0.05);治疗后模型的脑循环时间,溶栓组(4.8±0.5s)明显低于抗凝组(6.8±0.5s)和对照组(7.0±0.5s,均P<0.05);治疗后溶栓组微血管密度(4.55±0.20%)高于抗凝组(3.55±0.23%)和对照组(2.28±0.75%均P<0.01),抗凝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栓治疗静脉窦血栓效果肯定,即使脑静脉窦仍处于闭塞状态,局部脑血流量及脑含水量仍有明显改善,脑循环时间有明显下降,微血管密度有明显增加,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是经颈动脉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关键。第二部分:经颈动脉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研究。目的:应用经颈动脉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探讨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建立侧枝循环的途径,验证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颈动脉溶栓对我科2001年1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9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患者颅内压平均为340.9±88.5 mmH20。DSA检查示:全脑循环时间均大于11s,最长为22s。脑静脉窦或脑深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其中累及上矢状窦50例(63.3%),横窦64例(81.0%),乙状窦26例(32.9%),直窦15例(19.0%),深静脉系统6例(7.6%)。79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直接接受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另有12例患者在应用经静脉途径血管内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后行经颈动脉溶栓治疗。结果:经治疗79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颅内压平均降至249.7±79.2mmH20,23例患者静脉窦实现部分或完全再通,75例患者形成部分侧枝循环代偿,皮层及侧裂静脉引流49例,椎静脉丛31例,头皮静脉引流16例。全部79例患者循环时间降至14s以下,预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分级:0级(57例),1级(18例),2级(3例),3级(1例),4级(0例),5级(0例)。结论:经颈动脉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易推广的特点。经颈动脉溶栓对于治疗弥漫性静脉窦血栓、脑皮层静脉、深静脉血栓以及血栓已机化的慢性静脉窦血栓有显著疗效。经颈动脉溶栓的机制是有效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侧枝循环的主要途径包括:皮层及侧裂静脉引流、椎静脉丛引流、头皮静脉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