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常遭遇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难题之一。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和消除这一心理现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需要我们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带有鲜明指向性的教育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品质。而有些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不接受外界的引导,更严重的是不接受应该接受的外界引导,甚至故意对着干。如: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等等。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而且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效果不佳的现实,尤其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逆反心理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际效果。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从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四要素着手,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现象的成因,并就如何克服和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是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的重要保证。而保证教育宣传内容的真实性,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根源所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