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青美术不仅是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同时它也是新中国美术历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美术现象。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知青美术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研究著作可谓“屈指可数”,一些基本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理清。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以知青身份和经验为研究视角,首先对知青美术的概念、历史分期进行重新界定和划分;继而提出“后知青美术”的概念,把知青美术的视角引入到“伤痕”和乡土写实美术之中;接着论述了当代知青美术的创作状况;最后提出知青美术的历史意义和创作困境。关于知青美术的界定,本文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青美术是指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验为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也就是说,在时间上,知青美术既包括“文革”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期,也包括“文革”结束和新时期以来这一较长时段;在题材上应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验这一内容;创作主体的身份是不确定的,除了知青,也包括“非知青”身份的创作者,比如老一代职业画家、工农兵群众等。狭义的知青美术是指:“文革”以来,从城市到农村插队落户亲身经历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画家创作的,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验为题材的美术作品。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以知青画家为创作主体;其二表现的是知青。考虑到知青美术明显的身份特征,显然狭义的知青美术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所谓“后知青美术”指的是后来伤痕美术和乡土写实美术中的知青美术部分,这种划分的依据依然是知青身份和经验。“知青”作为一代人身份与经验的承载,使得知青美术并未因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而消亡,“文革”结束后青年艺术家所描绘的内心伤痛和劳苦的普通农民都与上山下乡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联。尽管我们不能无边的夸大知青美术的边界,但把伤痕美术以及乡土写实美术早期部分作品划到知青美术的概念下,无意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上,即便是当下知青美术创作之所以依然存在,也固然是上山下乡经历者的知青身份和经验使然。总之,知青美术作为一个艺术现象,对它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无法脱离“身份”这一理论视角,要知道知青本身就是一种身份。但同时,知青身份所具有的红卫兵与知识青年、城市居民与农民双重的政治文化内涵,以及知青身份自始至终的边缘性地位,又使得知青美术在艺术表现和历史意义等层面又面临着身份所带来的局限。可以说,知青身份以及经验既是知青美术自身艺术特性、历史意义的促成因素,又是知青美术创作困境和走向终结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