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器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离不开嵌入式软件的有力支持。星载嵌入式软件作为星载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其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卫星系统的运行。星载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不同于通用软件开发,一般采用交叉开发的模式,其特点是软件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目标代码小、程序可靠性要求高等。星载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可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交叉开发环境,为星载嵌入式应用开发者提供从源程序编辑、源文件组织管理、系统组件参数配置、目标代码生成到目标代码调试等全过程的强有力的支持。 论文首先分析了Orion、Lambda、Tornado、Eclipse等具有代表性的IDE产品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吸收它们的某些先进技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星载实时操作系统SACOS,定义了星载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应具有的基本功能,设计了SACOS IDE架构。并在深入分析了KDevelop源码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KDevelop源码以集成相关功能模块进行程序实现的技术途径。 论文在分析了SACOS软件开发和自动编译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动编译管理脚本,并利用工程管理器实现星载嵌入式软件开发的自动编译管理,使程序的编译链接自动化,极大地简化了开发工作,提高了用户开发效率。 由于星载嵌入式系统资源有限,星载嵌入式软件通常针对特定应用进行设计开发,必须根据应用需求对操作系统进行配置和剪裁。为了实现SACOS系统参数配置,论文深入研究了SACOS系统的可配置性及其配置表数据结构,设计并实现了SACOS系统配置工具。 最后,论文通过测试程序,验证了SACOS IDE的有关功能。测试结果表明,SACOS IDE解决了星载嵌入式软件开发中的系列问题,完全可应用于星载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