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高居第三位,而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中最主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在原发性肝癌中所占比例达90%以上,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是多基因、多途径、多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HCC早期诊断难及术后复发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主要障碍。虽然少数患者得到早期确诊,及时手术并且获得较长的生存机会,但是总体上HCC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可能性达80%以上。针对基因突变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解决HCC高复发率的关键所在。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活动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转录蛋白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在细胞分化、增殖及DNA修复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AT丰富结构域1A(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A,ARIDl A)基因是SWI/SNF染色体重塑复合物当中的重要成员,定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1p36.11,其编码蛋白质由228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240×103。研究已经证实,染色质重塑异常导致基因表达紊乱可以引发多种疾病。亦有报道ARIDl A基因突变导致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引发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胃癌、膀胱癌等多种恶性肿瘤。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已经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CD133蛋白作为细胞表面标志物之一,可被用来检测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其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是一个5次跨膜糖蛋白,由86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120×103。相关研究发现,CD133蛋白不仅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而且CD133阳性肿瘤细胞具有肿瘤起源细胞的特征,其表达量随着细胞的分化而迅速下调。因此ARID1A和CD133蛋白亦可能作为HCC发生过程当中的一个靶点,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目的探究ARID1A和CD133两种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9-06/2012-05入院手术切除的HCC标本93例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adjacent normal liver tissue,ANLT)90例、远癌组织69例,将其分为三组:肝癌组、癌旁组(距癌灶距离<2cm)、远癌组(距癌灶距离>5c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蛋白ARID1A和CD133在HCC、ANLT、远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远期随访,记录疾病进展和死亡时间。分析ARID1A、CD133蛋白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HCC标本中ARID1A、CD1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0%(27/93)、49.5%(46/93)。ARID1A表达水平在HCC中明显低于ANLT及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在HCC中明显高于ANLT及远癌组织。ARID1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脉管侵犯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CD133蛋白的表达与HBs Ag阳性、脉管侵犯、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且ARID1A与CD133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γ=-0.064,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RID1A低表达及CD133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此外,肿瘤大小、脉管侵犯、组织分化程度、肝硬化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RID1A阳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3个月和55个月;阴性表达组分别为26个月和34个月,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阳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28个月和37个月;阴性表达组分别为43个月和57个月,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肝硬化、分化程度和CD133表达是影响DFS的独立因素(P﹤0.05),而肝硬化、分化程度、ARID1A表达和CD133表达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RID1A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脉管侵犯相关,ARID1A阳性表达者比阴性表达者有更好的预后;CD133蛋白表达与HBs Ag阳性、脉管侵犯、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CD133阳性表达者比阴性表达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