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属于松嫩平原腹地,地下水是松原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近年来,地下水水资源紧缺、地下水水质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解决本地区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必须了解研究区内地下水的演化特征及趋势,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这对保障松原市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分布广泛、水量丰富且埋深适宜,含水层为第四系各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利用价值较大,重要性较高;而新近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水量少、分布不均且埋深相对较大。地下水整体流向是由研究区东南部流入,在北部区域流出,水位差在100m左右,在松拉河间地块有较明显分水岭。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目标含水层以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为主,包括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采用解析法和水量均衡法对松原市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得出2002-2012年研究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12.73108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9.29108m3/a;对研究区内潜水井55个水样、承压水井42个水样进行了分析,研究区中部及北部潜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Mg型,南部主要为Cl-SO4-Mg型;研究区东北部松拉河间地块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中部低平原主要为HCO3-Na、HCO3-Ca型,南部主要为HCO3-Na-Mg型。研究区内潜水和承压水水质以Ⅳ类水为主,Ⅴ类水零星分布。建立地下水水量、水质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水位及总氮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本区地下水多年平均状态下为负均衡,地下水位在现状开采情况下持续下降。采用3种不同方案预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预报结果表明,水位变化受开采量影响较大,在开采量以历年增长趋势变化时,研究区潜水位下降2~6m,承压水位下降3~6m,在松原市区形成明显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水质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潜水含水层的总氮浓度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的总氮浓度基本呈现缓慢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不断累积作用下,总氮富集区域由初始年份的3~12mg/L增长到8~18mg/L,初始年份总氮浓度较小的区域,也由之前的2~5mg/L增长到6~10mg/L。在地下水流场作用下,在特殊区域富集作用明显。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演化趋势进行评价,评价时段为2002~2018年。选择11项评价因子,将各项指标分别划分为五类等级,对指标进行量化,进而做出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系统呈现“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平原区域以及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附近,呈现“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松拉河间地块。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部低平原评价为“好”的区域面积在减少,尤其是靠近松拉河间地块的区域。在评价时段内,地下水系统向“好”的方向演化的计算分区有2处;“基本不变”的分区有10处,主要分布在松拉河间地块和中西部低平原;变差的分区占多数,有12处,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低平原以及与松拉河间地块紧邻的西部低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