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魁宝,对其英文译本的研究很多,主要的是对全译本的研究,节译本的研究很少,黄新渠版的《红楼梦》,作为唯一一本双语节译本,却鲜人问津,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句法的研究上,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风格以及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的研究也无人问津。本文旨在以目的论以及刘宓庆的翻译风格论为基础,结合语料库分析工具,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黄新渠的缩写本《红楼梦》的翻译风格以及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根据刘宓庆的《当代翻译理论》,为了获得译文风格对原语风格的“适应性”,首先要发掘原语的风格意义,因此作者首先对黄新渠缩写本《红楼梦》的中文原文进行风格意义的探讨,通过结合摘、编、译述分别对章、段、句的选取风格进行分析,作者发现,黄新渠在章节的选取上是以文章的主题为指导:为了表现主要人物的悲欢离合,即宝玉与他的两个表姊妹黛玉和宝钗的爱情故事悲剧,以及贾府中几个典型女性的悲惨命运。在段、句的编译和译述上与写作者的写作目的一致:为那些抽不出时间和精力通读厚厚一本全译本的读者提供一个缩写本。在英文翻译风格的研究上,结合语料库,论文作者首先从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词长分布、平均句长等宏观角度对黄新渠缩写本《红楼梦》的英文文本进行翻译风格研究,作者发现黄新渠缩写本形式简短、但内容信息量大而且写作文笔灵活。然后从词汇、句法、语篇的微观角度对以上宏观假设形式简短、内容信息量大、写作文笔灵活进行验证,作者发现,黄新渠在人物姓名、报道动词以及被动语态的翻译上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去简化《红楼梦》,以便使更多的读者了解《红楼梦》这篇伟大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