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礼仪之争”看礼的困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揭示“礼”在明代“大礼仪之争”事件中表现出的自身矛盾与冲突,并试图发掘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礼”本是儒家制定出来以划分社会等级、维护宗族家规的组织原则,而在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演变之后,传统社会后期的“礼”已经与古“礼”相去甚远。“礼”的外在形式作用被逐渐放大,而精神实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其自身越来越僵化。论文开头就明确指出这种僵化现象在历史事件中的具体表现,为下面展开论述做引导。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分析“大礼仪之争”这次历史事件中出现的争论和矛盾,并向读者展示“礼”对这些问题的影响,进而提出疑问:礼在这次事件中到底是展现了自身的包容性,还是暴露了自己的局限性?这一部分首先对“大礼仪之争”事件作简短介绍,其后重点分析事件在宗法礼仪上引起的争论,最后回归到礼本身,探讨礼在这次历史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剖析礼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还原礼的诞生过程及其原始作用,与第一部分做对比,展现礼发生的变化。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各种典籍中都有表述,如《释名》日:“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在孔子之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而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创立了集大成的儒家礼学,将礼从典章制度上升到道德和哲学的高度。在儒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方哲学后,礼也随之成为了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精神准则,对各个阶层的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礼开始展现出其调节社会关系的基础作用。第三部分分析礼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其他因素诸如法、人情等对其的影响。“大礼仪之争”是多种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礼虽然在其中处于最主要的地位,但其他因素也是导致礼由本初状态发生异变的重要原因。本章分三节:第一节讨论法与礼的关系,分析强制条例与隐形规定的互相影响;第二节阐述人情世故对礼的影响,看这两个都讲求人际关系的因素如何冲突与融合;第三节揭示当公共伦理与家庭伦理冲突时礼的应对方式。第四部分是总结以上观点,阐释本文的最终目的:礼的精神需要复归。前三节说到,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礼已经从“大礼仪之争”这次事件中展现出了异于本初状态的一些特征,正是这些改变直接导致了这次历史争论的发生。为了不让这种问题再次发生,我们呼吁礼要找回自己的本质,那就是制中、维护秩序的一面。要剔除礼在长时间的发展中被填进去的糟粕,突出其最原始、最朴素的本质,同时并不希望引导礼固守自封,而是强调礼要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迁西晚红是从燕山实生板栗中选出的板栗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迁西晚红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栽植、深翻扩穴、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
语言具有社会性,因此语言生态多样性与生物生态多样性有很大区别。两个双语者个案的对比体现出少数民族语言的实用性对双语者个人的影响。语言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语言的应
本文主要从产业政策、丰产栽培技术、技术推广以及发展方略建议等方面对鄂西北板栗进行了分析研究。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品种选择、种植园区建立、壮苗、幼树管理、土壤
设计板栗废弃物与畜禽粪便不同配比处理,同时研究生物腐植酸发酵剂、调理剂的用量,制肥过程发酵温度、水分、时间控制技术以及有益菌剂加入方法及菌量。通过确定最佳配方比例
在储藏板栗时,若方法得当,可避免板栗出现腐烂现象,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种植户的损失,还能保证果实的质量。结合河北迁西县板栗的采收与储藏技术进行简要探讨,旨在提升我国板
板栗是药食两用的果实,其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多糖。多糖是一种天然的功能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了板栗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为板栗多糖的研究提供理
跨境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已逐步成为一种需要特殊处理的专门管理对象。相关实践显示,对跨
中国传统艺术"渔樵"母题,呈现了一个"隐逸"主题的谱系,在"隐逸"主题谱系中只有把"渔樵"置于"认知场域"时渔樵母题才能作为隐喻被认知,由此形成一个可被转入到"认同场域"的母
<正>一、景颇族的跨境特点国家安全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与我国的语言使用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景颇族是个跨中国、缅甸、印度等国的跨境民族。在我国,景颇族人数较
通过田间防治板栗褐缘叶枯病试验,总结制定出该病害的综合治理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