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气郁结证是中医脏腑证候的常见证候之一,肝气郁结证患者不仅表现有躯体的症状,同时也存在着情绪和认知等功能的紊乱。目前,对肝气郁结证的客观化研究已证实了肝气郁结证患者存在着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但缺乏可视性的客观依据。脑功能成像技术是医学数据可视化技术的重要一类,它可以将人脑的功能变化信息,进行直观的功能可视化显示。它的出现为研究肝气郁结证的脑功能变化提供了先进的方法和途径。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联合应用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中枢机制变化及针灸干预的作用机制。从分子影像学角度探讨肝气郁结证的证候实质及针灸治疗肝气郁结证的理论依据。为促进肝气郁结证的客观化研究及针灸治疗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奠定重要的基础。
报告包括临床试验研究和文献综述二部分内容。
临床试验研究部分:(1)对16例肝气郁结证患者和16例正常受试者进行汉字词组听觉工作记忆任务作业的fMRI扫描,利用SPM99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在脑功能成像方面的改变;(2)在无认知任务的条件下,观察了3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和15例正常受试者的脑磁图变化,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变;(3)观察了3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和15例正常受试者在安静闭眼、安静睁眼、睁眼心算3种状态下的脑电非线性分析的变化,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无认知任务和计算认知任务状态下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变;(4)采用额三针透刺法,观察了6例肝气郁结证患者和6例正常受试者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变化,研究针灸干预肝气郁结证的中枢作用机制。
试验结果:(1)肝气郁结证患者fMRI的研究发现:①正常组汉字词组工作记忆刺激高激活的脑区包括:扣带回(BA32),左侧:额下回(BA44/47),额中回(BA8/9),顶上小叶(BA10),顶下小叶(BA11),楔叶(BA7);右侧:额上回(BA8),额中回(BA8/9/10),额下回(BA6/44/47),丘脑。②肝气郁结组汉字词组工作记忆刺激高激活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下回(BA46),额上回(BA8);右侧:中央前回(BA6)。③正常组汉字词组工作记忆刺激活动降低的脑区:扣带回(BA30);左侧:中央前回(BA4);右侧:中央后回(BA40),舌回(BA29),颞上回(BA20/38),小脑。④肝气郁结组汉字词组工作记忆刺激活动降低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BA8/9/10/46),顶上小叶(BA11),顶下小叶(BA40),前楔叶(BA7);右侧:额上回(BA6/8),额中回(BA8/9),额下回(BA40/47),顶上小叶(BA7),项下小叶(BA40),楔叶(BA19),丘脑。试验结果显示肝气郁结组与正常组汉字工作记忆刺激高激活的脑区比较,肝气郁结组高激活的脑区明显少于正常组;肝气郁结组与正常组汉字工作记忆刺激低激活的脑区比较,肝气郁结组受抑制的脑区明显多于正常组。(2)肝气郁证患者的脑磁图的研究发现:在自发磁场条件下,肝气郁结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相比较未有阳性意义。(3)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分析的研究发现:①安静闭眼时两组16个导联均有统计学差异;②安静睁眼时,两组在左前额、右前额、左额、右额、左中央、右中央、左前颞有统计学差异,脑电信号增高的大脑皮层主要是额叶和顶叶,以左侧为主;③睁眼心算时,两组在左顶叶,双侧枕叶和后颞叶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结果显示:3种条件下肝气郁结证组的3个脑电非线性参数值普遍比正常组高,随着刺激条件的增加,既有无认知任务的安静闭眼、安静睁眼,到有认知任务的睁眼心算,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导联数依次减少。(4)针灸干预肝气郁结证的fMRI的研究发现:①正常组针灸干预后激活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上回(BA8/10),额中回(BA9/46),额下回(BA47),颞上回(BA38),颞中回(BA39),边缘叶,楔叶(BA20),小脑;右侧:中央前回(BA6),中央后回(BA40),颞下回(BA20),枕叶(BA18/19),顶上小叶(BAT),顶下小叶(BA40),脑干。②肝气郁结证组针灸干预后激活的脑区包括左侧:豆状核,顶上小叶(BA7),颞上回(BA39),颞下回(BA20),额中回(BA8),边缘叶(BA35),额下回(BA47);右侧:边缘叶(BA33)。试验结果显示肝气郁结证组与正常组相比较,针灸干预后激活的脑区少,但二组激活的主要脑区包括额叶、颞叶和扣带回的相关脑区。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通过fMRI研究发现肝气郁结证患者参与工作记忆的脑区明显减少,受抑制脑区明显增多。定位了肝气郁结证患者工作记忆改变的相关脑功能区;肝气郁结证患者在自发脑磁图研究中未有阳性发现,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存在神经元细胞膜放电的改变,肝气郁结证组的脑电信号和正常组比较从无认知任务到有认知任务,差异逐渐缩小。脑电非线性分析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肝气郁结证患者无认知任务和有认知任务时大脑皮层的功能性改变;通过fMRI发现额三针干预后主要激活肝气郁结证患者的脑区包括额叶、颞叶和扣带回的相关部位,获得了额三针干预肝气郁结证的中枢作用机制。
文献综述部分评述了肝气郁结证的研究概况、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以及近年来脑功能磁共振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