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凯伦小说的空间属性与家园意识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下凯伦(Karen Tei Yamashita, 1951—)是当代日裔美国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她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颇具后现代派特色的写作风格见长,以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作、散文、回忆录等各种形式的作品丰富着当代日裔美国文坛。
  作为“三世”的日裔美国作家,山下凯伦的小说继承和发扬了“一世”、“二世”日裔作家及其他少数族裔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叙事风格。她的作品把小说和非小说,文学和历史等不同体裁混合在一起,采用多重人物的视角,描写着少数族裔群体,乃至整个后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状况。虽然山下凯伦的第一部小说出版至今不足30年,中国读者对她也较为陌生,但国外学界已有不少研究者从叙事技巧、生态思想、族裔身份以及全球化等众多角度切入,探讨山下凯伦小说中的各类主题。近年来,随着空间理论和少数族裔文学的发展,山下凯伦小说中的空间属性连同她作为少数族裔作家的家园意识已经开始引起评论界的关注。鉴于此,本文旨在从空间理论和家园意识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山下凯伦小说如何在不同的空间维度表现出家园的失落、追寻和重构,从而进一步彰显山下凯伦小说的独特魅力。
  本文选取了山下凯伦的三部小说,即《穿越雨林之弧》(Through the Arc of the Rain Forest, 1990)、《巴西丸》(Brazil-Maru, 1992)和《橘子回归线》(Tropic of Orange, 1997)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同时参照了山下凯伦曾经出版的其他小说、剧作集与散文、回忆录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作家的传记、访谈录及其发表的学术论著等资料展开研究;在理论基础上,本文借助了亨利·列斐伏尔、米歇尔·福柯、爱德华·索亚等人的空间理论,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以及生态批评理论等相关思想。通过理论与文本的相互融合,本文试图较为系统地探讨山下凯伦小说的空间属性和家园意识。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首先简要概述了日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山下凯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指出日裔美国文学与山下凯伦小说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尚存较大的发展空间。随后介绍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认为空间属性和家园意识是理解山下凯伦小说的关键。
  第一章以山下凯伦的第一部小说《穿越雨林之弧》为例,从“玛塔考”,即故事发生的物理空间,与石丸一正、马内·佩纳、特卫普等小说人物的社会空间、身体空间、精神空间等维度探讨了书中的家园失落主题。本章节认为,《穿越雨林之弧》揭示了地理家园失落的各种深层原因,既对移民至异国他乡的飞散者在各个空间维度的“无家可归”抱以同情,又批判了造成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工业文明;文章同时指出,山下凯伦在《穿越雨林之弧》中试图以此为戒,提醒人类在建立家园的历程中需避免误入歧途,最终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遇,并鼓励人们共同探索一条能够在后现代社会的荒原上重建家园的道路。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在山下凯伦的第二部小说《巴西丸》中,日裔巴西移民于异国他乡追寻家园的奋斗历程;重点关注了舟船航行与埃斯波兰萨社区的精神空间属性,以及寺田一郎、宇野勘太郎等书中人物所经历的不同空间维度的家园追寻。本章节借鉴了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中关于家园的定义,认为追寻家园不一定仅限于回归故土的“寻根”,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在不同的物理空间中形成开放式的家园。对于已然在故国失去了家园的少数族裔飞散者而言,在异国他乡追寻内心深处的彼岸家园完全能够成为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该部分的研究还认为,山下凯伦在《巴西丸》中表达了小说人物聚集在新的家园空间,追寻着卢梭式的精神家园、杂糅性的第三空间家园,以及异托邦般的梦境家园。尽管这些追寻最终并不一定取得成功,但面对家园的失落,山下凯伦期待人们敢于在新的世界,新的环境中追寻新的家园。
  第三章聚焦于山下凯伦的第三部小说《橘子回归线》中的家园重构,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七个主要人物瑞法拉、阮鲍比、加布里埃尔、阿克安吉尔、艾米、巴茨沃姆、曼扎纳对理想家园的重构实践,考察了山下凯伦如何利用书中的美墨边界空间、洛杉矶城市空间、网络空间、精神空间、文化空间等维度重构她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模式。研究指出,作为山下凯伦的第三部小说,《橘子回归线》在空间属性和家园意识的表现手法上较之前两部作品《穿越雨林之弧》和《巴西丸》有了一定的深入;整部小说从叙事结构开始,便给了读者一种强烈的空间属性与家园建构的意识;山下凯伦希望通过《橘子回归线》中的空间和家园书写,呼吁人们在众声喧哗的世界空间建立一个流动的家园、多元文化并存的家园与充满空间正义感的家园。
  基于以上的分析与论证,本文得出结论。空间属性和家园意识是山下凯伦小说的重要命题。从《穿越雨林之弧》到《巴西丸》,再到《橘子回归线》;从各个空间维度家园的失落,到家园的追寻,再到理想家园的重新建构,山下凯伦在她的作品中从未放弃过对空间与家园的关注。通过这三部小说的相关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下凯伦作品中的空间属性和家园意识愈发强烈与明显;从叙事结构到作品主题,再到人物构造,山下凯伦的小说既具有鲜明的少数族裔文学色彩,同时又含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它不仅涉及了少数族裔文学的文化身份母题,又关注了全人类的社会现象、自然环境、精神困惑等重要的主题。山下凯伦的作品呼应了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文学研究的去国界化;在影响力方面,它已经超越了单一的少数族裔文化范畴,必将成为后现代美国文坛不可或缺的声音。
其他文献
“世界主义”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到启蒙时代直至现在,人们对其不断阐发,如今已囊括“文化根源”、“他者”、“移情”以及“悦纳异己”等多层次的概念。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日渐紧密”却又“分歧长存”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内在矛盾,也使得“世界主义”这一概念再次活跃起来。加拿大著名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1943-),凭借其个人的流散经历以及多元文化生活状况,在小说创作中超越了后殖民文学中如“文明与野蛮
汪曾祺的诗化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坛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作为诗化小说圣手,他同时也十分善于吸收外来因素,因此探析其诗化创作中的异质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约瑟夫·T·萧的文学借鉴视角来观照汪曾祺的诗化小说与伍尔夫诗学的直接和间接关联。本文基于文本细读和影响实证研究,旨在明晰汪曾祺的诗化小说在文艺理论层面对伍尔夫诗学的接受向度,并具体考察汪曾祺在1940年代如何利用伍尔夫因素尝试诗化小说的
学位
图尔明理论是分析为自己本身坚信的论断而提出论据的过程的一种工具。本论文试图在图尔明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辩论及其应用,并通过政府沟通中的案例加以验证。论文提出并讨论了三个具体问题:1)质疑者是否接受论断?2)数据、证据和限定词是否是做出一个好的论断的必要步骤?3)数据及论断是否应与对方的目标一致,尤其当你提出请求时?  通过政府沟通的案例分析,论文证明了图尔明理论的有效性,并发现在现实中,最难的往往是怎
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Elder&Paul, 1998;Paul&Elder, 2008),是最普遍的教学行为(Sadker, Sadker,&Zittleman, 2010),是观测或检视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Walsh&Sattes, 2005;Good&Brophy, 2008)。然而,国内专家在讨论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时却指出,教师提问存在‘思辨缺席’(黄源深,1998;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往往被视作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指向日常生活中的儿童个体,也联系着每一个成年人的童年阶段。但在以诗歌为例的艺术创作中,无论中西方,对于“儿童”的关注和研究都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坎坷的发展历程。其中对儿童意象的认识上又都有过一个关键性的过渡时期。在西方,儿童意象的转型可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而在中国,尽管对于儿童的诗化描写可寻根至公元前
学位
随着测量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自适应语言测试系统(Computerizedadaptivelanguagetestsystem,简称CALT)的开发与应用是近年来国内外语言测试领域研究的核心热点方向。相对于传统的纸笔语言测试(Paper-and-pencillanguagetest,简称PPLT)或普通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Computer-basedlanguagetest,简称CB
在过去二十年中,写作困难和写作策略引起了在学术素养领域的广泛关注。相较于英语母语者,学术写作对于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而言更加具有挑战性。在学术写作的众多体裁中,论文体裁备受关注,且有上升趋势。然而,作为对论文质量起重要预测作用,并且能够引导整个研究进程的开题报告,在实证研究方面却相对缺乏。  本研究以国内一所知名语言院校的三名英语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题报告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最终开题报告
学位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经问世,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讴歌,使小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小说也因此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中,路遥对陕北方言的运用和对陕北传统文化习俗的介绍,为作品本身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交叉地带”的乡土话语,经过提炼加工的陕北方言以鲜活的形象跃入读者的眼帘,除了渲染地域色彩之外,还被路遥赋予了一种特别的
学位
1988年,莫言创作了长篇小说《酒国》。经过葛浩文的翻译,该部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对于《酒国》的英译本,大量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解读。然而,多数研究者通过选用某种翻译理论来对译本进行阐释,且讨论范围多为小说全篇,最终结论均为泛泛,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有少量研究者寻找一个切入点。在研究者选用的切入点中,笔者发现并未有研究者选择从小说中的粗俗语来解读《酒国》,而粗俗语正是莫言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粗俗
学位
巴基斯坦国家的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宗教信仰是伊斯兰信仰。在二十世纪初期巴基斯坦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尽管其政治关系与中国很紧密,但是很少有中国国民真正了解巴基斯坦文化和人民。而对于在伊斯兰内外的跨文化交流,学界对其的关注度也不够多。巴基斯坦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丰富,但由于其有着不稳定的安全声誉,使得对其感兴趣者望而却步。  本研究关注的主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最熟悉的主题之一:跨文化适应。本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