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拐子湖花岗岩体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雅干断裂带与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之间,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北东陆缘增生带,目前对该区侵入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比较薄弱。本文主要通过对研究区内花岗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合1:20万区调研究成果和阿拉善地块北缘区域地质背景,对拐子湖地区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其岩浆演化规律。本文对研究区内花岗岩类岩体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研究区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早泥盆世-中泥盆世(367Ma-399.5Ma)、早石炭世-中石炭世(315.6Ma-351.2Ma)和早二叠世(<278Ma),早二叠世以后仍持续有岩浆活动。泥盆纪花岗岩类从早到晚依次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石具有高硅、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过铝质的特点,岩石中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部分样品中有少量白云母,含很少量的角闪石和极少量石榴子石;石炭纪花岗岩从早到晚依次为正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岩石具有高硅、准铝质高钾钙碱性-低钾系列的特点,岩石中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含角闪石;二叠纪花岗岩从早到晚依次为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具有高硅、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弱过铝质(A/KNC<1.1)的特点,岩石中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含极少量白云母。不同时代花岗岩都相对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由泥盆纪到二叠纪稀土元素中Eu整体表现为强烈负异常→较强的负异常→中等偏弱负异常。研究区内泥盆纪花岗岩主要为S型,源岩是上地壳的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石炭纪和二叠纪花岗岩主要为I型,是下地壳部分熔融或壳幔过渡区部分熔融的产物,石炭纪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向后碰撞转换的构造环境,二叠纪花岗岩则形成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由西部向东部,由早到晚花岗岩整体呈现出S型→I型的演化特征,形成时岩浆源区曾经历过岛弧演化阶段,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向后碰撞转换的构造环境。因此,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亚洲洋在晚石炭世完全闭合,到早二叠世已经进入后碰撞阶段,构造体制由挤压向拉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