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之谦是晚清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书画印三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和影响力。赵之谦的篆刻的成就和思想、风格的形成,是与其崇实尚用的经世理念、金石学的研究以及其边众多师友的交流密不可分的。在他三十岁前后,能结识了如胡澍、魏锡曾、沈树镛等金石学、印学同好。在金石学方面的阅历和知识,使他在书法上转向碑体书风,在绘画上强调金石入画,在篆刻上则开始形成“印外求印”的思想。然而,不幸的是,赵之谦在学术和艺术上获得的独特见解和个性面貌,加上其孤傲自持的个性而不知随机变通,也使得他在科举考场上彻底失败。在通过捐官出仕之后,迫于官事繁冗和经济上的压力,使他在学术上和艺术上都停止了原本迅猛发展的势头。赵之谦的篆刻思想与书法、绘画乃至诗文思想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摒弃门户之见,清晰地认识到浙派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弊病,并认识到邓石如篆刻以书入印的巨大价值,合浙、皖两派之所长。其二,在金石学研究的背景下,赵之谦将钟鼎、秦权、诏版、碑碣、镜铭、造象、泉币、壶洗、瓦当、砖记等古代文字,融会贯通,运用于印而上,扩大取法对象,使篆刻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也为篆刻艺术以“印外求印”继续发展开辟了崭新道路。其三,邓石如提出的“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见解,被赵之谦称为印林“无等等咒”,用以处理印面的形式关系,其成熟期印作大疏大密的印面处理方式也开了篆刻史的先河。其四,赵之谦艺术上“好奇”的特点,使得他平等地面对一切可资利用的文字形式资源,善于从通常所认为俗的材料中汲取有用成分,并对艺术传统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创造。本文结合本人的书画篆刻创作实践经验,通过对存世赵之谦篆刻作品,从篆法、刀法、章法等多方面做深入细致的风格与形式分析,并结合其论艺文字,具体细微地展现赵之谦的篆刻上的师承和创变,他如何从前代篆刻家那里取法,如何化用各种金石文字资源,重新加以组织整理,不拘风格、不限手法,立异标新,生面别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在历代篆刻家中,赵之谦可以说是利用文字资源最丰富、创作手法最多样、风格类型最复杂的一人,这些多样性和复杂性,恰恰成为赵之谦的独特性。在赵之谦之后的篆刻家,都深受他开启的艺术思路的影响,往往是沿着赵之谦曾经尝试过的某种创作类型和方向做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并获得成功。可以说,赵之谦是晚清以来篆刻界的“广大教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