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公司根据相关程序发行,在一定时期内依据合同约定条款可以将其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是一款同时具有债券和股票特性的复合型可转换金融衍生产品。美国的纽约Erie铁路公司自1843年设计发行了第一张可转换债券以来,金融特点鲜明的可转换债券逐渐为投资者们所熟悉,也愈来愈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青睐。在西方可转换债券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金融衍生品,而我国直到90年代初才将其引入证券市场,是近年来引进的为数不多的西方金融创新产品之一,并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可转换债券也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4月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规范并促进了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目前市场上投融资双方需求迫切,可转换债券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一种重要融资工具和投资品种之一。鉴于可转换债券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其条款设计又十分复杂,如何准确合理的确定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是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加之理论界对可转换债券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定性分析和条款设计上,相应的定价理论指导和实证研究案例尚十分缺乏,这使得对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正是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这种现状,以7家市场上交易的可转换债券为对象,将国际上通用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模型,简称BS模型)运用于探讨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文章将理论定价的结果和证券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较为详尽的分析了二者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参照此方法得出的结论对于投资方的投资决策以及筹资方的定价决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言,主要说明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可转换债券的基本知识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券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国内外发展状况。第三部分是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影响因素和构成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围绕本文定价过程中所用到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五部分为全文的重点所在,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首先,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进行了必要的基本假设,选取7家上市的可转换债券作为样本,利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计算其理论价,并与市场价格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第六部分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对理论与实际定价偏差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结论和建议。最后阐述了在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包括样本选择可能存在不足、对于模型中标的股价波动率估计也不够精确等。同时也对自己今后进一步进行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提出了改进方向和新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