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肿瘤切除、创伤和先天缺陷造成的骨缺损需要大量的移植骨修复,临床上自体和同种异体骨应用最多,都存在明显的供、受区并发症。人工替代品有生物陶瓷、聚合物、合金以及其复合材料等,其中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和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了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nanocomposite,NanoBCP)的成分、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探索其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1)采用四川大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备的NanoBCP支架材料,通过大体及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观察材料表面结构,测定材料孔隙、矿物相组成、及抗折、抗压强度。发现NanoHA的粒晶大小为50-80nm,XRD发现其成分为HA和β-TCP,扫描电镜观察到其孔径100-400um,测量含孔率为60%-80%,抗折强度为4.6Mpa,抗压强度为8.5Mpa。支架的孔隙及物理性能特点符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2)为进一步体内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NanoBCP支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