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消费品领域的质量安全事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凸现出我国目前消费模式转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利润导向使生产者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商业诚信严重缺失,消费品行业内行业标准及规范的缺失,以及法律制度的滞后,这就使得消费模式转型缺乏核心目标和制度保障。另外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及社会保障体制发展滞后,无法使消费者对未来保持乐观的预期从而增加了当期预防性储蓄,致使内需不足,消费模式的变革缺乏动力,阻碍了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再加上美国经济危机及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扩大内需、转变固有的出口导向型消费模式更是迫切的选择。总之,消费模式的转型势在必行,但转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使消费模式的转型实现消费者对安全、发展的民生要求,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这是我们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通过制度分析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对我国消费模式转型提出了合理的制度建议。首先对我国当前消费模式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包括:谨慎性消费导致的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供给导向引起的生产者-消费者信息失衡、资源密集导向下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初级产品导向下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同时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消费模式转型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特征,提出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该目标以民生为核心,具体包括以质量安全为导向的市场目标、以可持续消费为导向的消费者目标和以保障公平消费为导向的政策目标。其次从市场、消费者、政府入手,分析影响消费模式转型的制度因素,市场层面有价格机制的完善程度和消费品行业规范,消费者层面有传统的消费文化和消费者的自我意识,政府层面有监管力度、社会福利政策及官员晋升机制等。通过对这些制度因素的分析为后文消费模式转型制度的构建提供依据。再次运用信号传递理论及KMRW声誉模型分析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在消费模式转型中应该采取的最优策略。当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是一个重复博弈时,经营者会努力去保持声誉,按照民生的要求提供消费品,而消费者可以通过声誉激励得到信号传递,做出正确的消费决策,政府的策略是制定合理的机制保证声誉激励机制的持续运行。最后分别从市场机制、消费者观念、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消费模式转型的制度建议。对于市场来说主要是建立声誉激励的市场规则、以企业社会责任为民生评价标准、完善消费品行业的最低质量标准;对于消费者来说主要是倡导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增强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对于政府政策来说主要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模式的转型涉及到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运用声誉理论这个视角进行研究,将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和利益作为消费模式转型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要关注消费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有一定的创新性,希望能对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权、可持续发展权的状况有所解释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