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最“中国”的词汇形式,最具有民族特色。成语大多从古代流传下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词汇的一些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的个人感悟。《后汉书》作为“前四史”之一的巨著,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纵观《后汉书》,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数量颇丰的成语。笔者对《后汉书》中的562个成语进行研究,期望把握《后汉书》成语的特色,进而对中古初期的成语概况有个了解。第一章的绪论,笔者从“论题缘起和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综述”两个方面来说明。阐明了论题缘起:成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比其它古书的成语研究,对《后汉书》成语进行的研究相对欠缺。因此对《后汉书》成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同时叙述了目前成语的研究情况,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借鉴。第二章从相关问题和收录标准两个方面来叙述。在研究《后汉书》成语前,先对“成语的定义”、“成语的特点”、“本文的收录标准”、“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说明,借鉴前人的看法,提出自己对成语的定义,统一了本文的标准,为写作做好准备工作。第三章《后汉书》成语的多角度分类是本文的第一个重点,对于如此大量的成语,做好分类工作是研究的前提。第一,对成语进行来源上的分类,得出结论。《后汉书》首创的成语有241个,占总数的42.9%。其中,提供语源的成语有116个,占首创成语的48.1%;原型成语共有125个,占首创成语的51.9%。《后汉书》中继承发展前代其它作品的成语共有321个,占成语总数的57.1%。其中继承前代定型成语的共有155个,占继承其它作品的成语的48.3%;来自前代作品,但在《后汉书》中定型的成语有69个,占继承其它作品的成语的21.5%;不是《后汉书》首创,在《后汉书》中使用,在之后的作品中定型的成语共有97个,占继承其它作品成语的30.2%。第二,从成语的意义上进行分类,主要从成语的意义构成和成语意义的双重性来划分。第三,从成语的凝结方式上进行分类,根据研究总结出《后汉书》成语的几种凝结方式。以上各类在分类时都分别举例说明。第四章是本文的第二个重点。在前几章的研究基础上,得出《后汉书》成语的特点。共有四个特点:一、《后汉书》成语数量丰富;二、《后汉书》成语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情感;三、《后汉书》成语的发展“稳中有变”;四、《后汉书》成语反映了一些古汉语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