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分配”情境对中班幼儿“给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地分配资源,是儿童公平观、亲社会行为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儿童何时能够在资源分配中整体性地体现出公平,一直是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研究的热点与争议的焦点。有些研究表明年仅5岁的儿童即倾向于进行公平地分配(Gummerum,Hanoch,Keller,Parsons,&Hummel,2010;Kanngiesser&Warneken,2012;高凤阳,仇小莉,莫书亮,2015),而有些研究则提出要到6岁以后(皮亚杰,1932/1984;Blake&Rand,2010;梁福成,王心怡,唐卫海,2015;刘文,张雪,张玉,俞睿玮,2017)。深入研析发现,认为儿童6岁以后才可以整体表现出公平的研究者,除了采用比简明分配任务更难的故事访谈法之外,一些研究者在资源分配研究中,可能使用了“分享”的指导语,导致结果低估了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实际发展水平。因而有必要系统考察“分享-分配”情境对中班幼儿“给出”行为的具体影响,以消除儿童整体性表现出公平分配行为年龄点的争议。实验一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以任务情境为自变量,考察61名中班幼儿在分享和分配情境中具体的给出行为。结果表明,在分享情境中,54.1%的幼儿都至少给对方一个资源,他们平均分享的数量约占总资源数量的1/5,而在分配情境中,73.8%的幼儿都至少给对方2个资源,他们平均分配给对方的数量接近总资源数量的一半,给出行为在两种情境中差异显著。实验一证实“分享-分配”情境会显著影响幼儿的“给出”行为。那么,当幼儿作为接受者或者旁观者的时候,他们是否也能够区别对待他人的“给出”行为呢?为此,实验二采用2(任务情境:分享;分配)×2(利益情境:接受者;旁观者)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进一步考察中班幼儿作为接受者和旁观者时,对分享和分配情境中他人给出行为的评价。结果表明,当资源数量为4时,无论是作为接受者还是旁观者,中班幼儿都倾向于认为在分享任务情境中给出1张贴画是好的行为;在分配任务情境中给出1张贴画是不好的行为,中班幼儿对分享和分配情境中他人给出1张贴画行为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本研究的条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分享和分配情境对中班幼儿给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他们在分享中体现出慷慨,在分配中则追求公平并达到了平均分配的程度。2.中班幼儿能够对分享和分配方案做出合乎道德规范的评价,他们倾向于认可分享情境中的慷慨行为和分配情境中的公平行为。3.在儿童资源分配研究中混淆分配与分享的指导语,将会低估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实际水平。本研究的结果,对学前教育实践和后续研究具有如下的启示:1.从资源所有权的角度,增进幼儿对分享和分配情境中不同给出行为的理解。可以利用玩偶故事法向幼儿演示在分享和分配情境下玩偶的各种给出行为(如,在分享和分配情境中,玩偶都只给出了一张贴画),然后通过提问、对比、讨论等方式对不同给出方案进行评价,进而帮助幼儿理解在分享和分配情境下适宜的给出行为。2.针对幼儿分享行为和公平分配行为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指导。在分配的情境中,若某些幼儿想要独享资源时,应启发其公平意识,使其“给出”行为符合公平分配的原则,而当资源所有权属于幼儿时,我们应尊重幼儿对其资源的支配权,可适当地从移情、观点采择、交往需要等角度引导其分享,但是不能够用“分配”的原则,强迫幼儿违背个人意愿地大量“给出”资源。3.在儿童分享行为以及公平分配行为的研究中应明确区分两种情境,避免混淆。首先,研究者要能够掌握分享和分配的准确概念,确定研究内容后,其概念在研究中自始至终都要保持一致。然后,研究者要明确两种情境下指导语的差异,在分享情境中,实验人员要告知幼儿资源属于自己;在分配情境中,则要告知幼儿资源属于哪些人所共有。其次,在实验中,要重复询问幼儿是否清楚资源的所有权,以确认是否出现混淆。在此基础上,进行任务操作时,也要注意不能够混用分配和分享,特别是在分配情境中,避免“你愿意分享多少给他(她)”之类的表述。
其他文献
诗歌较少使用词汇衔接,而衔接是语言表层结构的连贯,深层结构的连贯才是语篇连贯的决定因素。莎士比亚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含有较为丰富的动物隐喻,其在推进情节,渲染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前人研究,以长诗中的动物隐喻为语料,根据概念隐喻的性质,从认知角度探讨三个问题:1、长诗的语篇连贯是如何通过隐喻的系统性所获取?2、长诗的语篇连贯如何通过单一隐喻内部的连贯性获取?3、长诗的语篇连贯是如何通过
学位
流动儿童群体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从农村或乡镇迁移到大城市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影响是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父母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至关重要;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特性,指在面对困境后所保持良好的功能性和获得发展,其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之间将起着中介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学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立嗣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弥补自然子嗣继承缺憾的主要方式。由于立嗣有着不同于亲子继承的处理机制,这些特殊的案例,反而可以作为一个观察亲属关系、社会网络及日常生活秩序的窗口。闽中山区现存大量立嗣文书,为我们理解立嗣的具体过程及个体家庭的特定需求提供了较为真实、详细的资料。本文在梳理福建立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闽中山区的立嗣文书、族谱与田野调查资料,探讨福建立嗣习俗的长期发展趋势及其对民间秩
学位
情绪刺激是否影响内隐记忆的结论存在争议。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当情绪刺激在资源被充分的情况下加工,表现出情绪的自动加工模式,即使在被掩蔽的情况下也表现出相同的模式。然而有证据指出,如果存在高负荷的认知操作,对情绪刺激的其余信息则无法加工,此时情绪刺激的加工受注意资源影响。那么在考察情绪对内隐记忆的影响时,必须将注意资源纳入研究范围。实验材料所采用的情绪词汇只存在消极词汇,首先积极情绪词相比与消极词吸引
学位
本文根据村庄受上级的关注程度,将村庄分为“重点村”和“一般村”,本文主要关注“一般村”项目治理的实践效果,分析两个均为“一般村”的村庄为何会产生不同的项目治理效果。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即治理目的、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来展开分析项目善治的实现。首先,治理目的应以村民需求为基础实现村庄的公共利益,正式行政的正面引导避免了项目供给与村民需求发生偏离,也瓦解了分利秩序。其次,治理主体多元化并意识到各自的责任,公
学位
疼痛共情作为共情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对他人疼痛的感知、体验和情绪反应,也就是“感同身受”他人疼痛。疼痛共情与共情的研究有着相似的理论发展历程,理论发展经历了知觉动作模型、认知模型、神经认知加工模型、早期评估模型与晚期评估模型。现在学者们都更加认可从认知和情绪的共同作用上探讨疼痛共情,认为简单的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都是片面的,而疼痛共情应该是两种加工并存且相互协调的产物。疼痛共情的研究中存在的内群里、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打工。由于条件的原因,许多年轻父母外出务工时,把孩子留在家中。我们知道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里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心灵迅速发展,也是性格情感发生改变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在身边使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对父母情感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回应,从而使这些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学习压力大,比较
学位
报纸
本文以抗战初期为大背景,探索武汉的社会教育,以期在教育方面完善抗战初期武汉的社会面貌,并阐述战争冲击下社会教育事业的应对与转变。武汉在抗战初期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在抗战爆发、南京陷落之后,九省通衢的武汉随着中央党政军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进驻,成为了抗战初期的战时首都,直至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这一时期,在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的组织和领导下,在教育文化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下,武汉进行了一
学位
视觉场景中存在多种刺激,但只有部分刺激与特定认知活动相关,其余为无关刺激。视觉场景中的无关刺激会干扰目标物识别,这种现象被称为分心物干扰效应。物体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统一体,时间可描述物体之间的先后顺序,空间可描述物体的位形。在视觉工作记忆中,作为物体之间的两种次序,时序与位置如何影响分心物对目标物记忆的干扰效应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但是,目前对于视觉工作记忆中目标物、分心物、时序以及位置的关系目前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