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从构成走向表层——建筑表皮的历时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表皮作为当代建筑个性表达的一种手段,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建筑学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该文从大的时代背景切入,直击重大的建筑事件,引出全文的中心——建筑表皮.在对建筑表皮的概念进行重新发掘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为:在建筑形态的发展变化中,"建筑表皮"一方面是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同时作为形态的存在.文章就是以它的历史演变和结构变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现代主义两员巨匠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和建筑作品的分析为起点,以表皮这种形态在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之后以及当代,三个历史阶段的从从隐到显,边缘到中心,从局部到整体的不同表现及演进过程为主线,着力探讨了建筑是怎样从三维的空间穿插和体量构成走向以建筑表皮最具代表的非造型形态的过程.同时,通过对这三个不同时期建筑实例的纵深发掘和横向对比,从建筑学自身的设计方法论、人文学观点、艺术发展与审美变迁、建筑技术等多角度的论证了建筑表皮从现代主义开始,在后现代为其设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和高技派建筑所提供的技术环境中慢慢演化至今日的形态变化.建筑表皮的变化是文化和技术发展双重作用的结果,是对文化和技术发展的回应.
其他文献
当上海地区从海滨的芦荡湖沼发展为明中晚期的财富与人文渊薮,从清中叶崛起的东南埠际交易重镇发展为清末乃至民初的国际都市的时候,上海园林也经历着从唐以前的萌芽到宋元的蔚
学位
发展中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一代中国儿童的成长空间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中国儿童占世界儿童的1/6,游戏对儿童成长意义重大,研究住居形式变化对中国儿童游戏的影
在信息传媒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受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科技文明进步的影响,建筑地域差异在缩小,"建筑文化趋同"现象在继续发展,城市、建筑的特色在消失.为了解决这一危机,
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史无前例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席卷全国。尤其在西部大开发形势下,绝大多数大遗址正面临极大的威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金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金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屋民居作为最具当地特色的民居代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金寨传统大屋民
由于市场化程度以及居民文化水平的不足,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在产业化与塑造人居环境上存在诸多问题;对乡村建设缺乏正确地认识,使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
房产交易预售方式是台湾所特有的不动产交易方式,自1966年来已歷时四十年。由台湾首创自备预付款,签约金的预售制度,房产交易预售方式是只需准备少量自备预付款的房屋交易方式,对
楼观地区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境内,背靠秦岭北麓,北临渭河南岸,东距西安市70km,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资源。 楼观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全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今,中国建筑发展面临着包含生态、文化、人性化在内的重重危机。树立新时期的现代地域建筑理念,是如今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滇西北聚落
中共十八大描绘了一幅“美丽中国”的未来景象。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证,直接关系到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幸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