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投诉人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判定标准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行政监管领域中对举报投诉规范的引入,社会公众向行政机关进行举报投诉的情况越发普遍,与之相应的,针对行政机关的举报投诉处理行为而提起的行政诉讼,也越发众多。但由于举报投诉处理行为的多阶段性,以及不同起诉主体相对于不同行政行为所享有的不同的法律主体身份,因此,在举报人与投诉人针对举报投诉处理行为所提起的诉讼中,对于不同主体提起的行政诉讼,及同一主体针对不同举报投诉处理阶段中的行为所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判定,都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判定思路。对此应当明确区分举报人、投诉人的主体身份,其次应对举报投诉处理行为根据时间递进阶段作拆分化处理。此外,当举报投诉人对行政机关针对举报投诉事项所反映的违法行为的处理决定存有异议而提起诉讼时,由于其此时的行政相关人的地位,故对其原告资格进行判定时,就需运用到《行政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行政相关人的原告资格判定标准,即利害关系标准,以及《行诉解释》中所规定的投诉人的原告资格判定标准,即自身合法权益标准。但由于利害关系及自身合法权益语义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实践当中对此两种的标准的运用存在着较大的理解认识分歧,同案不同判频有发生,影响司法统一性。对此,应当以赋予行政相对人原告资格的逻辑来对“利害关系”“自身合法权益”等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加以限定,使得在特定情境下享有该合法权益的主体被限定至具体、特定的范围内,以将举报投诉人原告资格的判定逻辑与立法赋予行政相对人原告资格的逻辑联通起来。2017年刘广明案引入了公权力理论及保护规范理论后,司法实践中对利害关系及合法权益的判定,开始从“实际影响说”逐渐转向对法律文本的解读。但由于学界对公权力理论及保护规范理论的研究尚不充分,以及保护规范的查找范围和保护规范目的等事项的模糊性较大,因此实践当中对于以上两种理论的适用操作难度较大。此外,究竟如何处理保护规范理论与我国传统原告资格判定框架与标准之间的关系,也尚处于理论研究的真空地带。因此当下学界对于保护规范的引入及其在司法实践当中的运用产生了较大的争论。对此,应当以传统的判定框架和标准为基础,将保护规范理论对依赖、参照法律文本的技术性提示作为辅助工具,从而来对公法上的利害关系及合法权益等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范畴进行合理的划定。
其他文献
非现场执法是信息化和法治化融合的主要代表,是数字政府、数字法治建设的先头兵,日益成为行政执法的重要方式。《行政处罚法》在2021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修订,增设了第41条,体现了非现场执法的行政处罚要求,就公民知情权、证据效力、告知规范等作出原则规定。从近两年实践来看,法律适用还存在进一步细化解释的空间。通过规范分析和案例检索,发现非现场执法在具体领域的适用还存在高位阶法律欠缺、实体和程序问题突
学位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作为特别程序专章在第二次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出现,皆在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诉讼权益。在体系层面,目前我国涉及该制度的条文分布零散,表现出较强的依附性;在实践层面,当前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司法实践主要基于局部地区的试点经验和地方性的工作指引,加之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流程和监督制度等不完善,导致合适成年人在参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活动时职责不清,仅是被动地到场见证对未成年
学位
近年来社会生活飞快发展变迁,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被广泛普及,电子合同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订立电子合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意思表示错误问题,虽然传统民法中设置了意思表示错误规则,但由于电子商务合同和电子商务交易显现出愈来愈多的区别于传统合同和传统交易的特征,导致电子商务合同中的错误形态相较于传统意思表示错误形态也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电子错误形态。但司法实践受限于我
学位
身处数字时代,所有人都是数字科技革命的参与者,数据化的个人信息塑造着社会的未来与个人的发展。敏感个人信息因承载最高人格尊严与个人自由、具备最高经济价值与创新潜力,成为个人信息领域的关注焦点。敏感个人信息处理中的单独同意规则成为指导信息处理者合法合规创造经济价值、激励信息主体主动维护个人信息权益、平衡市场主体权益的关键所在。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明
学位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快速流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敏感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态化,但同时也增加了权益侵害的风险。敏感个人信息一旦遭到滥用,其不仅会带来物质性损害,更容易带来人格尊严等精神层面的损害,对敏感个人信息进行特殊保护是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敏感个人信息权益侵害的高风险性决定其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特殊保护地位,《个人信息保护法》亦对此予以回应和重视,但
学位
应急行政处罚是非常态下行政处罚制度的特殊适用。2021年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中新增了应急处罚条款,即《行政处罚法》第49条“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针对当前实践中广泛存在的违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建立一套合法有序的应急行政处罚程序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行政处罚法》新增的应急处罚条
学位
在当下的风险社会中,不同的部门法之间都有各自的任务所在,理想的状态下,不同部门法之间应当是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对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化解。但从法律运行的实然状态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以行政犯的出罪困难为典型代表。由于刑法与行政法作为不同部门法所存在的价值追求差异,以及调整手段的不同,使得刑法尤其是与行政法的冲突愈加明显,司法实践中入罪与出罪失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
学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多元、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和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生活的步伐加快,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更加碎片化,文化消费变得更加迅速。二次创作的涌现与当前社会和文化的进步相吻合,且可望得到快速发展,这是因为它已成为社会新一代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并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然而,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其快速发展导致了一些版权侵权纠纷。因此,必
学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虚拟化,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物理身体相分离,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相分离,使得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侵害虚拟主体名誉的案例中,侮辱、诽谤不再指向民事主体的真实身份,而是指向民事主体所支配的虚拟主体,最终造成的损害也是虚拟主体的社会评价下降。如果按照传统的名誉权救济理论,虚拟主体的名誉利益需要具备“现实针对性”才能被法律保护,脱离于现实人格的名誉利益不被名誉权客体所接纳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平台经济作为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型经济模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数字平台作为平台经济产生的主要载体对经济发展、人民福利增长、科技创新等起到了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数字平台主体经济的实力增强,逐步变为大型数字平台,为更近一步扩大影响力与其他平台竞争,大型数字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跨平台、跨行业的并购浪潮。其中,大型数字平台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的并购行为引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