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分段计划中采用二段合成设计与独立设计第二程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2例鼻咽癌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分段的调强放疗计划,在完成第一程计划后采用两种方式设计第二程计划,第一种(合成设计)在已有第一程计划的剂量分布结果上进行优化,第二种(独立设计)将第一程计划关闭,优化过程不受第一程计划结果的影响。在总体合成计划所有靶区满足各自处方剂量要求,各危及器官满足剂量限值的条件下,比较两种结果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及第二程计划的子野数目和机器跳数。结果:两种结果总体合成计划的靶区DVH曲线近似,合成设计时靶区剂量均匀度略好;在单独的第二程计划中,与独立设计相比合成设计时原发肿瘤、转移淋巴结及高危区域计划靶体积(PTVnx、PTVnd和PTV1)的处方剂量覆盖率降低(95.49%:56.38%, t=11.94, P=0.000;95.35%:46.33%, t=10.64, P=0.000;94.90%:66.70%, t=11.78, P=0.000), PTVnx、PTVnd和PTV’(PTV1减去PTVnx和PTVnd)的剂量均匀度下降(0.07:0.21, t=-12.63, P=0.000;0.06:0.23, t=-8.33, P=0.000;0.13:0.38, t=-12.70,P=0.000),PTV1和PTVnx+nd(PTVnx加上PTVnd)的适形指数降低(0.78:0.44,t=12.60,P=0.000;0.78:0.27,t=14.28,P=0.000);独立方式设计第二程计划时的机器跳数明显少于合成设计结果(852.50:1564.08,t=-11.40,P=0.000)。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分段计划中采用合成方式设计第二程计划时总体合成计划靶区剂量均匀度略好,但其第二程计划的剂量分布及生物学影响值得关注,独立方设计能使总体计划和第二程计划的靶区都有足够的处方剂量覆盖率及剂量均匀度和适形度,同时减少了机器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