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LRs信号通路”观察不同配穴对预防应激性胃溃疡“调衡防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通过对预针刺不同配穴(合募配穴和俞募配穴),研究其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胃黏膜形态的影响和对血清及胃组织中氧化-抗氧化与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以及对胃组织TLRs信号通路及大肠组织TLRs信号通路相关mRNA的影响,从多角度分析不同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黏膜组织的保护作用。探讨预针刺不同配穴对保护黏膜组织作用上的效应差异,以期对腧穴配伍理论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合募配穴组和俞募配穴组,每组9只,合募配穴组予以电针“中脘”—“足三里”,10min/次,隔日1次,俞募配穴组予以电针“中脘”—“胃俞”,10min/次,隔日1次,两组均干预10天。随后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建立SGU大鼠模型。采用肉眼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胃黏膜形态、计算溃疡指数(UI)和病变积分。以观察不同配穴对胃黏膜组织的保护作用。
  2.采用TBA法测定血清中SOD、MDA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及胃组织MPO、血清GSH-Px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及胃组织NO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ET-1、IL-1β、IL-6、TNF-α含量。以检测血清及胃组织中氧化-抗氧化及炎症因子的水平。
  3.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胃组织TLR4、MyD88、TRIF蛋白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TLR4、MyD88、IκB-α蛋白的表达。以观察不同配穴对TLR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4.采用FastQC测序数据,对原始数据质量评估;采用Trim galore测序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采用HISAT2参考基因组比对;采用Rseqc对转录组整体质量评估;采用String Tie进行基因表达定量;采用deseq2进行差异基因鉴定;采用WGCNA进行WGCNA分析;采用ClusterProfiler进行富集分析(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以检测大鼠大肠组织TLRs信号通路相关mRNA表达情况。
  结果:
  1.通过观察胃组织肉眼及胃溃疡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同时结合UI及病变积分,发现预针刺合募配穴与俞募配穴均具有保护SGU大鼠胃黏膜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UI及病变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合募配穴组与俞募配穴比较UI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病变积分上来看,合募配穴组的效果优于俞募配穴组(P<0.05)。说明从病理组织切片中观察合募配穴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优于俞募配穴组。
  2.预针刺合募配穴组与俞募配穴组能有效预防当SGU发生时氧化-抗氧化因子紊乱状态,胃组织中,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MPO(P<0.001),NO(P<0.05)水平显著上升,俞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MPO显著下降(P<0.001),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下降不显著(P>0.05),说明俞募配穴具有降低MPO水平的作用。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NO显著下降(P<0.05),俞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NO上升但不显著(P>0.05)。说明胃组织中合募配穴可显著降低NO的水平。
  3.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SOD(P<0.0001),NO(P<0.001),GSH-Px(P<0.001)水平显著下降,MPO(P<0.0001)、MDA(P<0.0001)、ET-1(P<0.001)水平显著上升,俞募配穴组、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MPO(P<0.05),MDA(P<0.001),ET-1(P<0.001)水平显著下降,说明合募配穴组与俞募配穴组在调节血清MPO、MDA、ET-1水平上具有共同点。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SOD(P<0.0001),NO(P<0.001),GSH-Px(P<0.0001)水平显著上升。俞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SOD(P<0.05),NO(P<0.001)水平显著上升。合募配穴与俞募配穴组比较SOD(P<0.05),GSH-Px(P<0.001)水平显著上升。说明合募配穴组与俞募配穴组比较不同点在于SOD、GSH-Px水平上。
  4.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IL-6(P<0.0001),TNF-α(P<0.0001),IL-1β(P<0.001)含量显著升高,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预针刺处理大鼠后IL-6和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001),但IL-1β含量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俞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预针刺处理大鼠后IL-6和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001),IL-1β(P<0.001)含量亦显著下降,说明俞募配穴组与合募配穴组比较不同点在于调节IL-1β含量上。
  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显著提高了TLR4和MyD88,TRIF的表达(P<0.05),降低IκB-α的表达(P<0.05),合募配穴组与俞募配穴组预处理显著降低了TLR4、MyD88和TRIF的表达(P<0.05),提高了IκB-α的表达(P<0.05),这表明预针刺合募配穴与俞募配穴可抑制TLR4/MyD88/TRIF/I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组织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MyD88蛋白表达量上。
  6.在KEGG富集中,富集到的TLR信号通路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应激性胃溃疡发生时改变的关键相关基因有Casp8,Nfkbia,Tlr4,Ctsk,Cxcl10,Spp1,Cxcl11,Irf7,Traf6;在GO富集中,合募配穴组与俞募配穴组保护黏膜组织的基因共同的有1个,为Cd36,俞募配穴与合募配穴预防黏膜组织的不同的关键基因有Tlr1,S100a9,Reg3g,Lbp,Tnf,Tlr5,Nod2。
  结论:
  1预针刺对SGU大鼠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有调整作用,这可能是“调衡防控”的重要起始步骤之一。其中,不同配穴效应差异的关键因子可能是SOD、GSH-Px、MPO、IL-1β。
  2预针刺对SGU大鼠黏膜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TLRs信号通路转导实现的。这可能是“调衡防控”的中心环节之一。合募配穴可能通过抑制TLR1/TLR4/MyD88/TRIF/IκB-α通路而发挥作用,俞募配穴可能通过抑制TLR4/TLR5/MyD88/TRIF/IκB-α通路而发挥作用,其不同点可能在于TLR1、TLR5、MyD88蛋白上。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比“通督调脏”针法与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抑郁性失眠,观察该针法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起效特点及对失眠因子的影响。  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脏”针法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每日1次,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第2周末、第4周末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目的:  通过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肝火上扰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方法:  将收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疏肝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束后采用耳鸣评价量表(TEQ)、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观察,得出观察数据并进行整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本次实验共纳入患者72例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天地人三才配穴法艾灸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与单纯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遗尿(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天地人三才配穴法艾灸对小儿遗尿的影响,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依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将搜集到的72例脾肾两虚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过程中脱落和剔除患者共6例,对照组共完成32例,治疗组共完成34例,其中对照组予单纯
学位
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和常规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证实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及优势,进而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方法:选取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针灸科门诊及疗区的面瘫患者,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成对照组(传统单纯常规针刺组)36例、治疗组
学位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对比观察“疏肝降脂”针法结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与单纯西药治疗NAFLD并单纯性肥胖(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此针法对患者的肥胖指标及肝脏彩超的影响,全面客观评价此针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依据。  方法:  本课题搜集到7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课题进展过程中共脱落剔除12例,最后符合纳排标准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多烯
目的:  评估“逆针法”对健康男性青年24h完全睡眠剥夺后的临床效应,同时观察其对完全睡眠剥夺24h期间情绪体验及疲劳感、嗜睡状态所产生的临床效应,并通过其对人体血浆样本中免疫相关差异蛋白及相关通路改变的结果,初步阐释其针刺预防性治疗睡眠剥夺的生物学效应机制。  方法:  临床试验研究  1.健康受试者基线期评估:  采用TPF健康睡眠智能管理系统筛选符合要求的健康受试者对象,观察比较试验基线期内
学位
目的:  1.研究推拿指压法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家兔模型的体质量和脂肪积累的影响;2.研究推拿指压法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家兔模型血清中血糖、TG、TC、HDL-C、LDL-C等糖脂生化指标的影响;3.研究推拿指压法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家兔模型血清中IL-6、TNF-α、IL-1β、CRP等炎性因子的影响,为探索单纯性肥胖的生物学机制和临床推拿治疗及预防单纯性肥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实验开始后全程记录家
本论文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进行检索,本研究对古代摩擦疗法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药物组方、适应病症进行整理总结,以期对摩擦类手法的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膏摩疗法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但是,膏摩古代文献因朝代更迭,纷繁复杂,特别是经历了从两普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的发展,再到宋金元时期以民间发展为主,再至明清时期,前后经历了4个时期
学位
随着对单纯性肥胖(Obesity,OB)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推拿作用于人体促进糖脂代谢已经成为单纯性肥胖症研究的核心。而PI3K以其对糖脂代谢的调控能力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前沿目标,PI3K的激活不仅可以促进肝糖原在体内的合成减少,还能与PPARγ一起改善机体脂代谢情况。  此次研究是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86174092)的资助下,以及大量临床实践及Meta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依托运腹通经推
目的:  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