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49年),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是英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有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和政治预言小说《一九八四》,以及许多篇脍炙人口的政论性文章。在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里,他亲历了风雨飘摇的大英帝国无可挽回的衰落,还有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战争和各种杀戮。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甚至作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奥威尔就像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一样,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政治作家,他在作品中突出表现对政治的关注,和对政治思想的诠释。因此他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中,《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被称作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是一部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它和《美丽新世界》、《我们》一起被誉为世界反乌托邦文学的三大代表作品。《一九八四》向我们描绘了极权政治统治下的黑暗、恐怖的图景。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奥威尔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他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介绍。奥威尔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法西斯横行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战后的冷战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动荡,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帝国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而走向衰退,法西斯借机夺取政权,新兴的社会主义阵营由于独裁和极权使人们对其产生质疑和失望的情绪。奥威尔经历了英国殖民帝国主义、以及西班牙内战,他的思想同时受到乌托邦、社会主义、极权主义的影响并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形成其反乌托邦的文风。
第二部分,西方反乌托邦思想的起源和演变。这一部分主要通过介绍乌托邦文学的起源和乌托邦文学发展的的四种模式来说明反乌托邦思想的本质。反乌托邦不是乌托邦的对立,反乌托邦其实是乌托邦的变体,也属于乌托邦。反乌托邦文学可以说是乌托邦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的出现是因为对人类所生存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类前途的担忧,目的是引导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幻象的反思,警示人类注意这个幻象的巨大力量,并找寻走出困境的途径。
第三部分,《—九八四》中所体现的反乌托邦思想。本文在反乌托邦国家的政治设计和以及乌托邦思想与现实的碰撞下形成反乌托邦的思想两个方面,来介绍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的反乌托邦思想主要内容,把现实的个体植于乌托邦所排斥的特性之中,形成不能融合的二元对立的局面。
第四部分,《一九八四》是一部反乌托邦、反极权主义的作品,它围绕着关注现实、反对独裁的主题展开。本文介绍《一九八四》中奥威尔反乌托邦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局限。在书中,奥威尔突出对现实的关注,用写实的笔触揭发乌托邦与现实的矛盾,目的是让人们了解极权主义的危害和对乌托邦思想的反思。但是奥威尔既不能对民主社会主义作出任何积极、乐观的预测,又没有为民主社会主义找到一条防止极权化的道路。所以说,奥威尔的反乌托邦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