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理性人假设指出,主要的经济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自身唯一的目标。然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对传统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质疑,近年来,作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领域之一,羊群行为一再出现在证券市场中。大量来自金融市场研究的证据表明,对于一些投资者,积极参与羊群行为并不能使他们获得超额收益,甚至参与羊群行为对投资者自身不利。此外,羊群行为程度和股票价格之间呈现出一种正向变动关系,这使得很多学者以为羊群行为可能会使市场价格产生波动。这类从众的羊群心理是对传统理性人假说的一个极大挑战。证券分析师在从业过程中是否从众或者程度的高低会对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越来越成熟,更多的人逐渐走进交易市场,成为了市场的参与者。然而在这一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常常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或者不及时性,许多中小投资者会蒙受损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和认识多仰赖于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当前,证券分析师发布的各种业绩预测报告,经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被中小投资者所获取,渐渐成为投资者分析了解公司基本面发展变化状况的重要参考因素,影响着万千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但另一方面,不准确的预测分析报告,也会给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巨大的风险。故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是为投资者指定合理投资决策的前提,也是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持续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分析师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卖方分析师,在中国,获取分析师预测报告的途径相对比较容易,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可以从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中获取相关的信息。但是羊群行为的存在会减少包含在预测报告中信息的价值。本文是在熊维强、宋军(2006)研究的基础上,以2004年到2013年沪深市场研究下的机构预测大全为样本,将研究数据从不够2年的285个数据点扩展到10年的79074个观察值,并对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能力进行量化,结合数理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配合正态性检验和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在盈余预测中存在的羊群行为进行检验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首先对证券分析师和相关羊群行为的定义进行解释,并对国内外羊群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进行详细介绍,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做系统的归纳总结。其次本文以分析师在一定时期内的预测值与同期其他分析师预测均值的差异来构造羊群行为指标,将研究重心放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中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分析,分析预测中的羊群行为倾向和分析师的一些主客观特征因素的关系,最后对分析师羊群行为的理性性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分析师在盈余预测中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分析师的羊群行为越明显,盈余预测准确度反而越高,这种羊群行为可能是理性的“伪羊群行为”;并且分析师所在研究机构的平台和层次,预测日到年末时间的长短,分析师在一定时期跟踪股票的规模,分析师对特定股票盈余预测能力以及所有分析师平均预测准确性等因素都会对羊群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分析师羊群行为的理性分析得出,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是理性的“伪羊群行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中,分析师的主客观个性特征与对羊群行为的关系,本文针对市场上客观存在的“故意羊群行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市场监管,改变证券分析师激励机制,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等。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对模型中的一些变量(如分析师羊群行为的定义,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度量等)通过一定的样本数据计算出来,但是对于分析师一些其他个性特征因素如分析师从业年限以及分析师个人能力的界定等由于受到商业机密等原因而难以准确获得;对羊群行为的定义方法,只能得出指标值越逼近0,羊群行为程度越大,但对0的偏离度达到多少就可认为是大胆冒尖的预测本文并未形成一个较为清晰标准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