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病是由寄生在人体血液系统中的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在非洲、亚洲以及南美洲,感染人数累计达到2亿。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流行程度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防治药物主要有吡喹酮、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和氯硝柳胺等。吡喹酮长期作为治疗血吸虫病的一线药物,长期反复大范围地使用,存在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有文献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有可能成功诱导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性。由于吡喹酮对血吸虫童虫无效,而流行区内,重复感染频繁,患者体内同时存在不同发育期的血吸虫,单用吡喹酮治疗,难以达到治愈。青蒿素类药物对血吸虫的童虫作用较好,对成虫作用较弱,故常作为预防用药和急性感染治疗。氯硝柳胺是WHO推荐的唯一灭螺药。其杀螺效率高、持效长,对螺卵、尾蚴均有杀灭作用。但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是其难以克服的不足。血吸虫尾蚴是感染人畜的唯一阶段,因此研究抗血吸虫尾蚴的药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与其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疫区洲滩面积大,多为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地。这些地区由于湖草茂盛,耕牛和散养肉牛数量大,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每到放牧季节,这些动物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接触疫水频繁。若使用透皮制剂附于皮肤上,对于动物来说,受到外界影响因素较多,如水,皮肤代谢等,容易造成皮肤上药物的减少,一般仅能维持几天。因此,利用缓控释系统给药以延长作用时间,减轻用药难度十分必要。原位固化技术是将生物可降解多聚物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或聚乳酸(PLA)溶解于生物相容性溶剂中,制成低粘度液体。注射进体内后,生物相容性溶剂迅速扩散入体液中,多聚物由于难溶于水而析出,形成可降解的固体团块。药物分散于多聚物骨架中,随着多聚物的降解而被缓慢释放出来。本研究以不同分子量及不同乳酸/羟基乙酸配比的PLGA作为载体,制备不同释放时间的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制备及处方筛选,氯硝柳胺在小鼠体内代谢及最低有效灭蚴浓度研究,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1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制备及处方筛选通过处方前工作,初步确定了可用于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制备的生物可降解多聚物和生物相容性溶剂的种类。采用HPLC的方法建立了氯硝柳胺体外分析方法,测定了氯硝柳胺在各种水性介质和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选择含有0.5%的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作为释放介质。通过首日释放量和释药曲线对影响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释放的单因素进行考察。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处方筛选,对影响因素做方差分析。对释药曲线进行拟合,其释放机制主要以扩散和骨架溶蚀为主。将降解快慢不同的两种PLGA按照不同比例联合使用作为骨架材料来制备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通过改变两者之间的配比,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时间的目的。2 氯硝柳胺在小鼠体内代谢及最低有效灭蚴浓度研究分别采用HPLC和LC-MS法建立了氯硝柳胺体内分析方法。氯硝柳胺口服给药120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使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DAS2.0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观察了该药不同剂量和同一剂量不同时间点的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侵袭效果。采用LC-MS进一步测定了氯硝柳胺在血浆、皮肤和肌肉中的代谢情况,获得氯硝柳胺药物浓度和抗尾蚴侵袭的相关性。氯硝柳胺口服剂量为200 mg/kg,给药0.25 h后进行尾蚴攻击,减虫率达79.1%,此时氯硝柳胺在血浆、皮肤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为889.122±1015.461ng/ml、2369.013±495.618 ng/g和230.54±61.789 ng/g,可作为最低有效灭蚴浓度的参考值。3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选择释放时间长短不同的两个处方(命名为剂型1和剂型2),皮下注射入小鼠体内。采用LC-MS测定两个处方注射后1 d、15 d、30 d、60 d和90 d在小鼠血浆、皮肤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剂型1于给药后1d,剂型2于给药后30 d在血浆、皮肤和肌肉中明显高于最低灭蚴浓度,而其他时间点则达不到最低灭蚴浓度的要求。给小鼠皮下剂型1,于注射后第90d进行尾蚴攻击感染,每鼠(40±2)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8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