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是文明的对价”,这句话指出了税收在文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现代国家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税收国家”,也表明了税收和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即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支柱。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税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偷税漏税现象依然很严重。纳税人意识淡薄是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内因,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民众对税收的认识存在偏差,对纳税人的认识模糊,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淡薄和权利意识残缺的现象并存。面对着西方国家比较健全的纳税人意识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中国应该转变税收理念,健全纳税人意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纳税人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探寻提高纳税人意识的有效方法。本文由引言和正文的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纳税人意识的概念分析。在我国人们对于现代税收的认识起步较晚,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纳税人,更不用说具有健全的纳税人意识。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纳税人和纳税人意识的内涵,指出了纳税人是权利和义务统一体,纳税人意识由纳税人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三个不同的层面构成,并分析了影响纳税人意识的一般因素。第二部分,纳税人意识提高的价值分析。我国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能否取得成效,其至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绝大多数的社会活动主体能否建立起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和原则的法治意识。而这种法治意识又是由许许多多与调整和规范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法律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各种法律意识构成的,纳税人意识就是其中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以纳税人意识充分健全的发展为基础,纳税人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宪政文化的生成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保障人民主权,有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三部分,主要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剖析中西方的纳税人意识。首先用事实来表明中西方纳税人意识之间的差异,其次综合分析了中西方税收文化在税收理念、征纳关系、纳税意识、纳税心理、纳税人重视程度五个方面的不同,最后指出了这种差异对形成纳税人意识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中西方纳税人意识的形成原因。笔者在对中西方纳税人意识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用对比的方法指明了两者在这几个方面的差异,并进而论述了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对纳税人意识形成的影响。第五部分,提高我国纳税人意识的途经。我国的纳税人意识还处于初级的觉醒阶段,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更新我国的税收理念,革新税收宣传方法,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