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我国融资性票据市场的构想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市场对于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中国货币市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都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相去甚远,其缺失主要体现在融资性票据的缺乏,它不仅堵塞了企业正常的融资渠道,而且也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整个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该文探讨如何拓展融资性票据市场.融资性票据与真实性票据相对应,是指没有真实商品交易背景,纯粹以融资为目的的商业票据.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票据市场价格生成机制基本完善、票据专营机构开始出现、区域性票据市场逐步形成,这时候拓展融资性票据市场不仅有利于完善中央银行货币传导机制、解决人民银行监管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填补国内空缺、改善金融服务和促进金融业良性竞争.这些使得融资性票据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可行性.然而目前融资性票据在中国仍然面临许多的障碍,如真实票据原则的桎梏、缺乏做市商制度、市场缺乏相应的交易制度安排和没有相应信用评价体系等,因此必须主动为融资性票据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票据法中关于真实票据原则的条款不去除,融资性票据就永无翻身之日;而即使抛开融资性票据不谈,仅就真实票据原则对票据无因性的影响而言,它就不合乎票据市场的根本利益,因而有废除的必要.在以柜台交易为主的市场条件下,做市商制度被实践证明是理想的交易商组织形式.它具有坐市、造市和监市的职能.做市商不等于庄家.在中国票据市场上,专业性的票据经营机构已经建立起来,然而做市商制度并未形成.中国应该从立法的角度对做市商制度予以确认,同时大力发展票据专营机构,引入健全的融资性票据交易体系.针对中国企业普遍资信不足,市场对其缺乏信任感的局面,作者认为,中国的融资性票据应该是由应收账款证券化支持的商业本票(ABCP).目前的国内资信评估业相对于ABCP的要求来说,显得相去甚远.建议国家加紧有关资信评估立法,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培育独立超脱的资信评估机构以及注重人才培养和加强资信评估业自身队伍建设.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果,风险资本市场是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相结合的产物.私人风险投资和风险资本市场培养了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国内对高新技术产业风
研究开发(R&D)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单独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缺陷日益凸现.虚拟研发组织(Virtual
本报告详细剖析中国"政策市"产生的根源;研究政策效应的度量方法,实证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效应;考察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方式的变化,探讨在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时期,如何看待
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变落后的、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为先进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经济,变封闭的乡村社会为开放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
中国汽车产业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发展十分缓慢,总体水平落后.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制定了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宏伟战略目标,并着手进行经济结